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也是青年干部的节日。
“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建党19年后,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作用给出评价:正是这次伟大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情怀和使命。那一代热血青年、共产党人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大任历史地落在今天的青年干部身上。
当代青年干部生逢强国时代,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发扬五四精神,青年干部就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给出了答案。他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旗帜立起来了,一个人就知所趋赴。青年干部要不辱使命、堪当大任,必须保持理论清醒、理论自信
理论之光穿越古今,理论之力克敌制胜。
列宁说过,“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理论犹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一个人就知所趋赴。青年干部要不辱使命、堪当大任,首先要保持理论清醒、理论自信。
高度重视和加强理论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理论坚定、理论强大,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才能充满自信,与党同心同德,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青年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使命任务,如果缺乏理论思维,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也难以担当重任、奋勇前行。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理论武装是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法宝。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强读强记、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筑牢理论基础。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928年我们党的青年干部、时年29岁的朱也赤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前,朱也赤写下就义诗:“为主义牺牲,为工农死节。不负天地生,无污父母血!”
朱也赤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理想奋斗、为信仰牺牲的一个代表。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干大事,为的是理想;丢性命,为的也是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没有理想,就没有人生航向。理想如旗,指引前路;如诗,涵养情怀;如火,砥砺人生。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青年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乱云飞渡仍从容,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今天,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青年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时代至新,不忘初心。青年干部只有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2016年清明刚过,县委书记姜仕坤倒下了。
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一线,他到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目标指向看,初心和使命具有统一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初心规定着初衷和方向,使命代表着职责和行动。
初心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青年干部践行初心,就要做“离开最晚的那一个,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行动最快的那一个,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检验和衡量青年干部是否坚守初心的试金石。青年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只要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青年干部就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干部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无论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还是打赢三大攻坚战,都需要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大步加紧干。
青年干部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养大德方可成大业。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
担当大任,干净是前提,廉洁是保证。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又怎能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出现了“80后”“90后”干部贪腐的现象,还有的青年人信奉“精致的利己主义”。他们不仅是底线的失守、行为的脱轨,更是修养的缺失、人格的矮化。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干部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青年干部只有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才能行得端、走得正。
修身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事实证明,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青年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等一大批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成为党的好干部,不仅在于他们有才干,更在于他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仅在于他们有政绩,更在于他们讲品格、讲操守、讲风度。
有人格,才有吸引力。对青年干部来说,要做到有人格、有风度,就要坚守精神追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青年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弘扬五四精神,续写百年辉煌,就要做到知行合一、自我奋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坚持知行合一,要靠主动担当作为来体现。能否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不管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还是履行新使命新任务、解决新矛盾新问题,都需要具备担当情怀、担当意志,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青年干部只有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才能诠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至诚、对人民的赤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懈奋斗,是走进新时代的通行证。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当前,复兴伟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容不得我们安于现状、贪图安逸,容不得我们精神懈怠、故步自封,也容不得我们徘徊彷徨、无所作为。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越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越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需要广大青年干部弘扬实干精神、奋斗精神,砥砺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展示新气象。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青年干部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传承五四精神,不负使命担当。这应该成为每名青年干部奋斗的时代主题。(桑林峰 唐海辉 丁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