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减法” 杜绝应景式督查考核
“现在村干部经常上门看望我们贫困户,还指导我家种植西红柿,我是越干越有劲儿、越干越有信心了。”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纪委监委组织4个督查组实地入户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怀远县榴城镇朱岗村贫困户余兴琴拉着督查组同志的手分享着她的喜悦。
与以往先到职能部门查资料、看台账、进行问卷调查不同,此次4个督查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找群众核实相关问题,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为基层干部卸下了繁重的迎检负担。
朱岗村党总支委员、扶贫专干陈亮对此感受颇深:“以前仅扶贫这项工作,我们村最多一天接待过三批督查组,每个组都要看台账,检查的线路也类似。为了准备这些台账,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为切实给基层减负,蚌埠市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结合,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科学合理做好“减法”。
蚌埠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在制定2018年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中,对重复考核的项目或环节坚决予以取消或调整,凡通过平时考核已掌握的情况,不再开展重复考核,已掌握的数据信息不再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在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各类工作的考核检查上不仅做了大幅度精减优化,还明确督查考核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市级层面今年安排59项,比上年压减76.69%。
在督查方式上,该市倡导以“四不两直”和抽查为主,强调避免扎堆调研,杜绝应景式调研,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四不两直”使基层干部从忙开会、忙陪同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用在谋划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上。
参与本次督查的市纪委监委干部崔怀全也深有感触:“‘四不两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我们能够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发现台账报表之外的问题。”他介绍,这次督查随机抽取了11个贫困村和10个重点帮扶村、12个非贫困村,汇总梳理出各类问题和线索49条。
蚌埠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邹军介绍,下一步,该市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加强对为基层减负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本报通讯员 张闽生 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