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那些被“宣言”点赞的年轻人



  署名“宣言”的第三篇文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特别点赞了青年一代:“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孕育于朝气蓬勃、奋发有为、肩负民族未来的青年一代”,并举例“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喊出‘让我来’时只有27岁,屡创佳绩的中国女排青春洋溢又坚韧顽强……”

  回望历史,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平均年龄仅27.7岁,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其中70%为中学以上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

  1949年9月,梁启超的小儿子、25岁的梁思礼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本可以留在美国选择高薪厚职的他,为了祖国不再成为旧时代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贫弱中国,毅然回国投入远程导弹、运载火箭等研究和研制工作,为新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有人曾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他当时就立志:“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此后的几十年里,他立足农业,扎根一线,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为解决中国及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袁隆平曾这样讲述“爱国”。

  1985年3月,不满20岁的解放军战士韦昌进参加作战,在弹片击中左眼、穿透右胸,全身22处负伤的情况下,引导炮兵打退敌军8次反扑,独自坚守战位11个小时,由于伤势过重,昏迷7天7夜,左眼失明。在战况紧急的时刻,韦昌进不畏牺牲,像电影《英雄儿女》中战斗在上甘岭的英雄王成一样,大声地说:“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

  9月28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女排提前一轮卫冕世界杯冠军。年轻的女排姑娘们,用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青年一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民族复兴就前景广阔、大有希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