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市纪委监委出台十二项措施为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保障护航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作用,近日,市纪委监委从四个方面出台十二项措施,以精准有力执纪执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保障市委“三市”战略、“两海两绿”路径、“四新盐城”建设顺利实施。 
  以具体化常态化政治监督维护政令畅通。加强对“两个维护”情况监督检查。坚决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及盐城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盐城落地落实,严肃查处在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落实不折不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政治巡察,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加强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监督检查。对照《盐城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规划》提出的“六个一体化”和“一区三基地”建设行动方案,盯住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事项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年初督安排、年中督进度、年底督结果”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模式,督促职能部门及时补“温差”、找“落差”、纠“偏差”。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坚持“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健全完善市纪委监委“1+6+20”督导机制,以最严标准、最大力度、最实举措持续监督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压紧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运用“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监管手段,推动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平台和安全生产领域问题处置监管平台建设,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腐败问题、失职渎职行为。 
  以推进作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开展“营商环境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长三角营商环境一流地区,找差距、抓整改。坚持明查暗访、通报曝光常态化,每半年召开一次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市县两级作风办全年走访企业1000家、开展明查暗访1000次、抽查投诉举报处理情况1000件,推动机关作风再改进、服务效能再提升、发展环境再优化。加强对亲清政商关系“十要十不准”清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滚动整治政商关系不清问题,切实当好营商环境“护林员”。出台激励干事创业若干措施。制定《盐城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鼓励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意见》,加强关心关爱、精准容错纠错,积极构建“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制度机制。对受到处分但影响期已满、自觉整改的,积极支持大胆任用;加强受处分党员和公职人员教育帮扶工作,鼓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对信访举报查无实据的,及时为被举报干部澄清正名,树立激浊扬清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诚信盐城”建设。积极支持省市一体化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对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失信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和惩戒,切实维护党委、政府公信力。监督推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以诚信取信于民,带头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让投资者放下包袱、安心创业。 
  以更大力度正风肃纪暖人心聚民心。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立足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按照一定比例对建档立卡户脱贫情况、新返贫人员帮扶情况进行抽查,升级完善“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强化线上线下联动督查,严肃查纠算账脱贫、突击脱贫等问题,推动全市稳定持续高质量脱贫。对卫健、教育、医保、住建等职能部门以及部分县(市、区)开展“三保障”工作专项督导,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深化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聚焦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价格虚高、环境执法不严、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持续开展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揪心事烦心事。紧扣2020年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目标要求,完善公安、纪检监察“双专班”侦办模式,强化以案促改、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疑难复杂信访问题集中化解专项行动,组织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挂钩包案,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减少问题累积。健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体系。实施乡村振兴监督护航行动,进一步理顺监察员办公室、乡镇纪委、中心站所、村务监督委员会之间工作关系,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完善村级自我监督机制,试点打造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智慧监管平台,督促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和村务监督工作,以公开透明保障群众知情权,让群众满意。 
  以一体推进“三不”保障干成事不出事。健全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更加注重委托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把“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运用情况纳入主体责任清单,作为党建考核重要内容,推动教育提醒常态化制度化。打造集预警、预测、预防功能为一体的“监督在线”大数据平台,对重点岗位公职人员逐步建立一对一的廉情分析清单。开展“问责工作规范年”活动,以有力度、有温度的问责唤醒责任意识。健全纪法教育工作机制。坚持“510”警示教育、分地区分系统分行业警示教育制度,做到警示教育开到哪里,专项治理就跟进到哪里,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就发到哪里,不断深化标本兼治。分层分类组织领导干部廉洁履职培训班,定期开展“流动纪法课堂”下基层、纪法知识测试等活动。以128个烈士命名镇村为支点,创建一批廉政教育基地,开设一系列廉政文化专线,打造一批“清廉镇村”示范地。健全政治生态监测机制。制定出台《全市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画像”试点。推动政治生态监测和审查调查相结合,审查中让被调查人见人见事分析所在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情况,并形成专题剖析报告,为党组织管党治党提供更优质的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