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
——记湖南省桑植县纪委副书记钟立


   湖南省桑植县,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元帅的故乡,在革命战争年代,5万多名桑植儿女的鲜血染红了这块英雄的土地。今天,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又传扬着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钟立,县纪委副书记。  
  山城为他上演了生死大营救  
  2007年初的一天,钟立突然昏倒在办公室,同事立刻把他送到医院,结果震惊了所有人:慢性重症肝炎合并肝昏迷——严重的晚期肝病,肝脏已全部坏死,必须马上进行肝脏移植。
  活体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非常低,据说中南六省此前仅仅成功过一例,而且,医疗费用高达30万元!
  消息传来,山城震惊。小小的县城上演了一场生死大营救。捐款的人中有干部、有群众、有企业家,也有被钟立查处过的干部。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一个纪检干部的敬重和爱戴。短短四天时间,共有330人伸出援手,30万元手术医疗费用很快凑齐。
  手术前一天,从昏迷中醒来的钟立还在向同事交代工作:“县里的建设项目多,任务重,要抓好监督工作,还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建设环境……”
  手术进行得十分艰难。医生发现钟立二弟钟群的肝脂肪超过30%,不符合移植要求。此时,钟立的妹夫文银山毫不犹豫上了捐肝的手术台。历时16个小时的手术,医生顺利地将他妹夫的二分之一的肝脏移植到他的体内。
  钟立创造了一次生命的奇迹,手术非常成功。
  但是,专家预言,尽管手术非常成功,除非出现奇迹,他最多只能活10年。
  钟立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
  刚刚出院,钟立不顾医生叮嘱,就要求上班。他说:“我的生命已不仅仅属于自己了,是组织的关怀、亲人的关爱、同志的关心,使我获得了新的生命。”领导为了照顾他,只给他安排轻松一点的工作。钟立不高兴了:“我希望能多做一点事情。”
  这一天,县纪委正好召开常委会议。会议只进行半个小时,钟立额头上就已渗出大颗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同事劝他去休息。他说:“这么久没工作了,我先听听,了解了解情况。”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他一直参加完会议。
  就这样,回到工作岗位后的1000多个日子,他与死神展开了赛跑,除了到长沙定期检查的时间,他都以极度虚弱的身体工作在第一线。
  ——严把案件审理关,认真梳理每一个证据,仔细翻阅每一份案卷,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甚至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他指导审理了200多件案件。
  ——狠抓干部作风督查,加强经济环境治理,先后到全县39个乡镇(场)、170多个县直单位,帮助排忧解难,让全县30多项重点工程相继得以顺利开工建设。
  ——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作为纪委分管领导,他忍受着崎岖山路的颠簸之苦,跑遍了全县39个乡镇(场),走访了数百名党员。在他的指导监督下,全县没有发生一起贿选案件。  
  人们见识了他的铮铮铁骨  
  钟立是一个硬汉。在纪检这个岗位上,让人们见识到的是他的铮铮铁骨。
  2003年,县纪委遇到一件相当棘手的案件,有人举报桑植卷烟厂原领导班子集体贪污公款。
  “县烟厂的案子牵涉到县里的在职领导,而且已经破产清算几年了,还是不要深挖了。”有的同志提出。“要查这个案子,纪委某些人只怕是不想干了。”一时间,县纪委身陷漩涡,指责、谩骂、威胁接踵而来。
  “只要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不管涉及谁,都要查!”钟立坚定地说。他带领的一个办案组更是处于漩涡的核心,外出时经常会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跟着,常接到一些威胁电话。在最困难的时候,张家界市纪委派人坐镇指挥,并派出人员对办案人员进行暗中保护。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真相终于查清,这是一个集体贪污、私分公款100多万元的窝案,共有8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中包括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在内的4名处级干部。
  “纪委动真格了,为我们除了一帮蛀虫。”消息传来,烟厂职工拍手称快。“我也知道这样做会得罪某些领导,但只要听到群众的赞扬,这种得罪是值得的。”钟立说。
  钟立一位相交近二十年的朋友,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因违反财经纪律被举报。有人相劝:朋友一场,况且问题不大,个人又没有捞好处,何必呢!也有人提出:这是个专项资金案子,查了会影响县里争取项目。“正因为是专项资金,是要用到老百姓身上的钱,更要严格监管。”钟立态度坚决。他又一次选择正义,他的朋友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几年来,钟立直接办理的典型案件就有3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不让手中的权力染一点儿灰尘  
  在纪检这个岗位上,人们同样见识到了他的清廉本色。
  全县开展经济环境集中整治,钟立为一家企业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少难题,该企业负责人到钟立办公室看望他,悄悄留下一个厚厚的“信封”。钟立说:“对你们工作给予支持,为你们创造好的环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你这样做,是看扁了我!”在钟立的教育开导下,这位负责人惭愧地收回了信封。这样的事情钟立每年都要遇到好几次,每次他都婉言拒绝了。
  他不是不需要钱。他需要,而且非常需要,他的家境清贫,甚至是生活艰难。儿子刚上大学,每年的学费要两万多元;父母体弱多病,每年要花费不少的医药费;因企业改制,妻子也办理了内退手续,每月只能拿点基本生活费,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套房子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房改房,仍是水泥地面,一台旧电视已经用了十多年,一直舍不得更换……但是他心中装着的是党的形象、人民的利益。
  钟立长期在县里重要部门工作,但他手中的权力却一尘不染。
  他妹妹、妹夫下岗多年,靠低保和打零工过日子。正是妹夫为他捐了肝脏,才挽救了他的生命,是亲人,更是恩人。妹妹曾找到他,希望他出面帮助找个工作。钟立心中何尝不是承受着煎熬,但他愧疚地对他们说:“我不是不知道你们的困难,只是因为我是搞纪检的。正人要先正己,我托关系走后门,今后怎么挺得起腰板,讲得起硬话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哪个哥哥不疼妹妹?生死之恩谁能忘却?但妹妹作为一名下岗工人,买断了工龄,再换单位就违背了政策,是搞特殊化,他不能让亲情和恩情变成以权谋私的理由。他把对家人的愧疚深深埋在心底,所能做的只是帮助妹妹、妹夫到一些社会职业介绍机构找点临时性的工作;逢年过节,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一点钱,给他们的孩子买些文具,算是对亲人的补偿,对自己心灵的慰藉。(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