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正义——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刘新力
用生命守护正义——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刘新力
青灰的墙体斑驳陈旧,客厅里还摆放着10多年前的家具,卧室里除了两张床便是一个简易的书柜……这是澄迈县检察院原检察长刘新力生活了10多年的家。
书柜里摆满的法律、检察业务类书籍,还有他的多枚立功勋章和数十本先进个人、优秀党员荣誉证书,述说着这位检察官的理想与追求。
2010年11月6日上午9时15分,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传来,因工作过度劳累,刘新力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人世,年仅45岁。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追授刘新力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并号召全国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向他学习。
不给工作留下一点遗憾
刘新力走了,匆匆忙忙,英年早逝,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痛惜地说:“刘检察长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
早在2007年11月初,刘新力就时常感到胸闷,同事们发现,有时疼痛难忍,他就用拳头顶住胸部休息一会儿,便又投入到办案中。
一个接一个案子,一场又一场讯问,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在家人、同事多次催促、恳求下,2007年11月,刘新力查出已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他住了几天医院后,就又匆匆离开医院,因为又有新的案件等着他办理。
“每当有了案子,刘检总是在凌晨两三点一个人悄悄来到办案区,询问办案干警外围证据是否获取,口供是否拿下,他对办案区的安全更是关注。”澄迈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罗俊雄说,刘检察长常告诫我们,案子办得再多,质量再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便前功尽弃,防范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刘检刚来澄迈工作时,我们并不知道他身体不好,后来注意到,每当上5层楼高的办公室,他总是上气不接下气,中途走到3楼就要歇一会儿。作为检察长,他既要协调指挥,有时又要亲临一线办案,不分白天黑夜持续运转。”澄迈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赖丽哽咽着说。
2010年11月5日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刘新力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晚上7时30分,刘新力坐车回家,一上车就拿出药来吃,“刘检紧闭双眼,脸色苍白,靠着座椅歇了20多分钟才开口说话。”司机曾德飞说。
第二天早上9点,刘新力准备回澄迈,心脏一阵剧烈的疼痛使他摔倒在地,虽经医院奋力抢救,但为时已晚,刘新力因大面积心肌梗塞而离开人世。
刘新力走了,带着妻儿无尽的眼泪和伤痛;刘新力走了,带着同事们对他的敬重和怀念……
职侦战线反腐先锋
和刘新力一起办过案的领导和同事都十分敬佩地说:“老刘是反腐战线的先锋,是职侦战线上的一员骁将。”22年来,他先后参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百余件。一些重大案件,他带着战友一一突破。
刘新力出生在辽宁营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8年,他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便来到刚刚组建的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有不少人来了又走,可刘新力却深爱着这份事业,他用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寻求人生价值的支点。
洋浦检察院副检察长赵德君,追忆当年刘新力带领他们赴中缅边界追捕逃犯时的艰辛,禁不住泪流满面,“2002年,时任洋浦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刘新力,接手负案潜逃两年之久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办事处原主任王彦涉嫌贪污、挪用公款案。尽管检察院采取多项追捕措施,但仍没有抓到王彦。刘新力调整侦查方案,终于摸到王彦潜逃在云南的重要线索。”
刘新力立即带领2名侦查员赶赴云南省瑞丽市进行抓捕。为防止暴露,刘新力和他的战友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在夜晚蹲坑守候,几乎每天都是熬了通宵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经过10多天侦查,刘新力在抓捕行动中第一个冲进王彦住所将其抓获。
经调查,王彦贪污公款187万元,挪用公款96万元。最终,王彦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从刘新力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干部应该怎么干!”赵德君说。
2010年初,桥头镇文兵村村民吴润政来到检察院,举报村干部贪占修路款的行为。刘新力放下手头的工作,详细听取老吴反映情况,并告诉他,反映的问题只要属实,一定会给百姓一个说法。
农民利益无小事,村干部贪占修路款的真相很快查明,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该村干部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案子办结了,吴润政代表村里领回了修路款,回忆当时的场景,吴润政热泪盈眶:“万万没想到那么快就追回了赃款,惩办了贪官,刘检察长是个好官啊!”
澄迈县要给高龄老人发生活补贴费,但家住金江镇97岁高龄的土艳婆左等右盼一直没等来补贴款。刘新力找来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费是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检察机关要运用法律手段保证这一政策顺利实施。一定要把这件事查清楚,让老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因为土艳婆申请表上的照片太过陈旧,工作人员怕发放错误,又没及时通知老人重新补拍照片所致。在检察干警督促下,有关部门及时为老人办理相关手续。目前,土艳婆已顺利领取补贴款。
秉公办案一尘不染
作为一名检察官,查办案件要和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打交道,随时都有被腐蚀的可能,但刘新力始终严于律己,筑起了一道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
省检察院检察干警唐怀忠说,“新力的爱人下岗多年,儿子今年刚高中毕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的工资支撑,家里的困难除个别好友知道外,他从不向组织和同事提起。和他同事22年,他生活非常简单,即使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也始终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柜子里的衣服除了检察制服,还是检察制服,不多的几件短衫、衬衣,没有一件超过一百元。”打开刘新力生前的衣柜,妻子王君禁不住泪如泉涌,“结婚这么多年,他从不多花一分钱,家里的生活用品,修修补补,只要能用就不会丢掉。”
王君说,丈夫每月工资3000多元,要供孩子上学、应付日常开支,还要承担双方父母的一些费用,自己已下岗多年。
3年前,由于拿不出几万元择校费,刘新力的儿子刘瀛只能在划片中学读书,由于学校校风较差,刘瀛还经常受到一些“问题”学生欺负。同事帮忙联系了另一所学校,可刘新力却婉言谢绝了。同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刘新力说:“我曾参与查办过那所中学负责人的一起案子,该案虽已了结,但还是应该避嫌,免得别人说检察院的闲话。”
在检察院,干反贪整整20多年,刘新力始终清廉为官,思想上一尘不染。一次,刘新力与同事一起办理原港澳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某某贪污、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案。一天晚上,这个60多岁的董事长对他俩说:“我看你俩人不错,实话告诉你们,我爱人和弟弟都在美国,你们如果能放我一马,我给你们每人1000万元港币。”
刘新力回答说:“你的命运只能由法律定,我们说了不算,我俩的职责是依据法律,查清犯罪事实,钱是绝对不收的。”之后,李某某被最高法院核准死刑。
在刘瀛心目中,父亲刘新力留给他的是一笔不能用金钱衡量的精神遗产,“读初中时,班里有同学穿名牌,用手机,我却穿着廉价的衣服,一度情绪低落。父亲看出了我有想法。他告诉我,在学知识的关键时期,要和同学们比学习,学习上要高要求,生活上要低标准。这样,长大后才能自立自强。一番话,让我心服口服。”
今年高考结束,刘瀛如愿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他说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他的一生是与坚定、无私、清贫联系在一起的,父亲的言传身教将影响我一生。”(记者 魏如松 通讯员 林 玥)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