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如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县委书记如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赵 宇
赵 宇
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县委书记要有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求,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功绩。如何领会其要义,笔者谈几点浅见。
要有为民之心,就必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倾听“民声”,还要普惠“民生”。作为县委书记,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爱民而不扰民。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在于他们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体谅群众,行动上珍爱群众。要富民而不劳民。“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人民群众最盼望的是过上幸福生活。县委书记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满腔的热忱,引导群众充分发挥本地和自身优势,走科技致富、特色致富之路,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满意。切不可为了个人的升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利民而不侵民。当前,要进一步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认真落实惠民支农政策,扎实做好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决不能与民争利。
要有务实之行,就必须以实为本,认真当好“铁匠”,锤锤落实抓出成效。务实,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像“铁匠”一样,实打实、硬碰硬;而不像“木匠”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察实情。多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走进项目建设工地、车间厂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探讨经济发展之路;走进学校、社区考察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掌握群众最真实的想法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办实事。注意解决好知行合一的问题,时时处处带头示范,扎扎实实把关乎群众利益的民生保障工程等具体事情办实办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民生不断改善。要求实效。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切实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实到位,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反馈。认真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努力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有清廉之求,就必须以廉为本,既要严格“自律”,又要接受“他律”。要锤炼党性,保持思想清廉。严格按党章要求和党纪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坚守做人做事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廉洁从政,保持行为清廉。带头遵守和执行党纪国法,自觉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依法规范从政行为。要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伸,不触红线;管好自己的腿,不乱走,不越雷池;管好自己的心,不乱方寸,恪守底线。要勤政敬业,保持作风清廉。保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学会吃苦,不怕吃亏,像“老黄牛”一样乐业不疲,像“孺子牛”一样敬业奉献,像“拓荒牛”一样创业进取,做到抓铁有印、踏石留痕。要接受监督,保持形象清廉。县委书记在严格自律的同时,要主动接受上级纪委、同级党委的监督,虚心接受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作者系湖南省嘉禾县委书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