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危险是对腐败治理不力
最大的危险是对腐败治理不力
今天(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犹如暮鼓晨钟、当头棒喝,应当引起人们对当前腐败问题严重性和极端危害性的高度警觉。但笔者以为,腐败固然危险,固然已成为对执政兴邦构成致命威胁的危险因素,但是,最大的危险不是腐败,而是对腐败治理不力甚至无能为力,以致脱离群众、丧失民心。
众所周知,腐败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存在、且颇难根除的政治毒瘤,因此,又被学者形象地称之为“政治之癌”。现阶段,尽管反腐败成效显著不可否认,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腐败现象的“高发”、“易发”、“多发”期,腐败问题已渗透入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腐败层级的高端化、腐败手段多样化、腐败动机的无限化、腐败现象公开化、腐败意识社会化、腐败性质的恶劣化等等,不断击穿民众的承受底线,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腐败现象的客观存在,都不可怕。抗日战争时期,全身伤疤90多处的红军英雄肖玉璧因贪污被执行枪决后,1942年1月5日的《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只要有这种“不容许”的态度,有这种铁面无情的“拔掉”精神,腐败分子就不会有藏身之地,腐败问题也永远不会成为最大的危险。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不仅猖獗的腐败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反而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党内,无论是在百姓、还是在官员身上,都已经滋生蔓延着一种可怕的“腐败文化”。一边义愤填膺、怨声载道“骂腐败”、一边不择手段、乐此不疲“搞腐败”,这种言行背离、表里不一的“中国特色”,加之不同程度存在的“羡腐心态”和“笑贫不笑贪”的灵魂扭曲现象,不仅给治理腐败带来严重阻力,也成为催生腐败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当“腐败分子反腐败”成为一道“景观”的时候,那么亡党亡国就绝不是危言耸听的了。
所以,遏制腐败,刻不容缓。能不能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有效治理腐败,这才是能否解决民怨、凝聚民心的关键。态度决定一切。“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有腐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腐败治理不力,这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危险。 (网友:寒山石)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