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让“进京赶考”的成绩更优异

让“进京赶考”的成绩更优异
刘瑞球 刘跃新

 
    1949年3月23日,中央领导一班人乘车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临行前,人民领袖毛泽东风趣地将此称为“进京赶考”,他代表全党昭告天下:“我们决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考试”从此拉开序幕。“考生”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干部,“考官”则是全体人民群众。执政的60多年来,“考试”从未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公开,越来越严格。
    要想成绩优异,党员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部干部就是要干,干部的干字,就是一个顶十个。想干事,还要能干事、会干事。只有坚持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本领,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事件,提高办事的能力水平,才能在答卷时胸有成竹、应对自如。
    要想成绩优异,党员干部要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群众满意的标准,就是执政党为他们做了多少实事、好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老百姓最憎恨的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党员干部要沉下去,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将心思和精力放在抓好民生工作,解决群众安危冷暖等具体实际困难上去;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去抓;把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去了,考生的分数自然不会低。
    要想成绩优异,党员干部要干净做事、做成事不出事。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庸者在考试中无疑及不了格,被“考官”唾弃,最终被历史淘汰,尤其那些满门心思为自己谋利益,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腐败者,更是会被送上人民的审判席。毛泽东深知马背上打天下容易而治天下难,针对党内滋长的骄傲和贪图享受的情绪,他铮铮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果作风不良,甚至贪污腐败,就算能力再强,一时的成绩再大,“考试”也不能过关。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京赶考”的目标与之高度一致。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考生”为榜样,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赶考”就能不断考出好成绩!(作者系湖南省新化县纪委干部)
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