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公车治理之效——青海省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见闻一

公车治理之效——青海省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见闻一


    公务用车是否张贴标识?8小时外公务车是否还在现身路面?全省各机关单位如何有效管理公车使用?3月26日至3月29日,由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财政厅、西宁市纪委、西宁市公安交警支队等单位组成明察暗访小组,展开了新一轮的公车治理监督检查工作。
    镜头一:标识基本上车,但是欠缺规范
    地 点:省国土资源厅 省教育厅 省林业厅 湟中县委
    记者直击:
    3月26日,明察暗访小组对几个单位停放在院内和地下车库的车辆逐一检查、拍照、登记。检查过程中发现,停放的公务用车右上角基本都贴上了“公务车”标识,但在规范方面稍稍有所欠缺。据暗访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张贴“公务车”标识时,须撕下附在标识上的薄膜,直接贴在前挡玻璃的右上角,位置不能高于玻璃上方的遮阳带。
    但检查组发现,多数车辆的“公务车”标识都贴在遮阳带上,标识并不明显;有的车辆是用胶带张贴标识,很容易撕下来;有的标识已经出现撕毁的情况;有的只把标识和一些出入证放在一起,不酲目。明察暗访小组当场对标识张贴不规范的车辆负责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各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管理好公务用车。
    镜头二:公车不接孩子,景区难觅身影
    地 点:西宁北大街小学 西宁南大街小学 塔尔寺景区
记者直击:
    3月27日中午,正是小学放学的时间。明察暗访小组成员兵分两路,分别对停放在北大街小学和南大街小学门口接孩子的车辆逐一检查。
    在近一个小时的检查中,没有发现一辆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全部都是私家车。检查过程中,一些家长表示,现在用公家的车接送孩子的现象已经不见了,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加大公务用车管理力度起了作用,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大家的自觉性在不断提高。
    当日下午,明察暗访小组到湟中塔尔寺景区,仔细检查了附近的停车场以及内部停车场,没有看到机关单位的车辆出现在景区附近。停车场的一名保安告诉记者:“自从省上开始治理公车以后,机关单位的车辆基本上再没来过。再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买了私家车,公家的车自然就闲了。”
    镜头三:公车接送少了,打“车”的客人多了
    地 点:省城西湖银峰、 伊尔顿 、 假日王朝酒店
    记者直击:
    3月28日,记者在中午和夜晚消费高峰时间,到省城一些酒店饭店、KTV、高档洗浴中心等地方暗访,没有发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停放。
    一家酒店停车场的保安对记者说:“这段时间我就发现,公车赴宴或者饭后公车来接客人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打车的客人多了。”
    很多市民也看到这种变化。采访时,市民们纷纷表示,酒店饭店门口不见公车踪影就是机关单位作风非常明显的转变,这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镜头四:路查情况可喜 公车私用少见
    地 点:省城黄河路
    记者直击:
    3月27日晚8时30分,西宁市四区交警大队在西宁市公安交警支队的统一指挥下,开展了公务用车路面检查。
    “您好,请出示您的车辆行驶证和驾驶证。”在黄河路检查点,城中区交警大队的交警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检查。在两个小时的路面检查中,近200辆车接受了检查,其中有3辆车为公务车,两辆张贴了“公务车”标识,一辆没贴。3辆车中,一辆是因为执行单位的任务刚刚回到西宁,而其他两辆没有公务在身。检查组人员马上记录了车号、登记并询问了车辆及司机的相关情况。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为期四天的明察暗访中,共检查车辆280余台。检查发现,部分单位仍存在对公务用车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严、公车标识张贴不规范甚至不张贴和公车私用等现象。
    省纪委监察厅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作风建设和作风转变中承担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在率先贯彻执行的同时,务求监督检查取得实效,实现作风督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对顶风违纪、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且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记者/幼 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