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专家系列访谈之一——作风建设常态化好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11月13日,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推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专家系列访谈,邀请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做客新华网,就全会公报中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容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任建明认为,全会公报关于反腐倡廉的内容有两个亮点,一是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是提出改进作风的常态化。
  
  “经过一年的观察,我认为新的领导集体在反腐败工作方面,至少在现在和今后几年,一个最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一年来,‘治标’已有一些初步成效。今后应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任建明说。
  
  任建明认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关键在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开展党的纪检体制改革,这不仅仅是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其实它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改革的一个突破,就是从监督权方面进行突破,我觉得这些方面的突破是未来我们能够实现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制度建设对于监督权力的重要性。”任建明说。
  
  任建明表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关键在于两方面。首先,对公权力的专门监督机关,如纪检监察、审计、司法机关等,要让他们的监督更加有效。其次,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决定权得到保障,让人民监督能够落到实处。
  
  改进作风常态化,有利于清除产生作风问题的土壤
  
  “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工作部署,最近中央纪委又颁布了‘贺卡禁令’,您怎么看待这些改进作风的举措?”一网友问。
  
  任建明说:“当社会出现不正之风,人们很容易被裹挟其中,你心里肯定会担心是不是要多花点心力在搞关系等方面,其实这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一年,我们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此次全会公报也谈到‘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对这个‘常态化’我是很赞成的。”
  
  “我们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去分析作风问题产生的土壤到底是什么。希望改进作风持续几年之后,这些作风问题都能从根本上解决,产生作风问题的土壤能够得以清除。”任建明表示。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