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官高而忧”怎会成“虎”


    近期,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十八大以来被打掉的99只“大老虎”,并积极关注100只“大老虎”的诞生。这些“大老虎”身为高官,都深受党教育多年,按说都应有“金刚不坏之身”,不想却是“一身臭皮囊”。探究起来,他们腐化堕落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心无敬畏、缺乏忧患是一个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曾严肃指出: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大。对领导干部来说,避免“官高生病”,当有“官高而忧”的自省,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人民公仆、“四有”干部谷文昌,就是一个心怀忧患、永握戒尺的人。他常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一柄戒尺,划清公私;一面畏镜,照见党性。正是因为他“怕脱离群众”“怕给公家浪费”,因而保持一生清廉,获得一世英名。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莫不如此。

    然而曾经一度,少数领导干部不是官高而忧,而是官高而喜、官高任性,陶醉于官高脾气长、官升胆子大,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入高高在上、鲜花掌声。心理学上讲,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麻醉,以致权高而奢、位高而贪。倘若没有“官高而忧”的警醒,随遇而安,安逸自乐,乐不思蜀,不担当、不上进、不作为,终会落个“温水煮青蛙”的下场。

    思想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党龄长不等于党性强,官职高不等于信念坚。念着“二手稿”,跟亲自思考、亲自动笔完全是两码事;凡事“秘书代劳”,跟亲自调研、亲自筹划绝对不一样。“为官不学半个盗”。不注重学习,就会失去免疫力;搞伪学风,就会导致伪忠诚;缺理论指导,就容易被腐朽思想“俘虏”。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不坐轿子,别人就抬不了轿子。官高,就会有讨巧唯上的人围着。如果头脑不清,眼睛迷糊,耳根子软,迟早会出问题。领导干部不妨时常反省,自己想不想“坐轿子”,有没有因位高而自狂。只有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告诫自己,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警醒自己,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鞭策自己,才能避免被“捧杀”、被“围猎”,避免“官狂而折”。

   有哲人说,“怕”是理智的开端。没有“官高而忧”的自省,人就会缺少理智、缺少危机、缺少敬畏,难免道德失范、政治失足、行为失准。领导干部在一言一行中,应常怀畏惧心理,常持理性心态,心有所怕,止当所止,真正把“三严三实”落实在行动中。(龚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