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之母——历史上的贤内助(12)
远行的孩子回家,母亲哪有将其拒之门外的呢?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却有一位母亲“狠心”将自己在外打仗的儿子拒之门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概是楚宣王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发的将军,他奉命攻打秦国,仗打到一半,却出现了缺粮的情况,这可犯了兵家之大忌。子发紧急派出使者向楚王要粮,使者在去的路上顺道拜访了子发的母亲。子发母先问战士们过得怎么样,使者回答:“战士们现在只能分豆子吃。”子发母又问将军过得怎么样,使者回答:“将军每天都能吃到肉和米饭。”
粮食补给到位后,子发带领楚军打败了秦国。子发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家乡,没想到却吃了母亲的“闭门羹”。子发母还派人跟他说:“你听说过越王勾践率领军队攻打吴国时的故事吗?那时有一个人向勾践进献了一坛上好的美酒,勾践没有自己一个人独享,而是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战士们在下游喝,虽然这酒的味道肯定变差了,但战士们的战斗力却增加了五倍。过了不多久,又有一个人向勾践进献了一袋干粮,勾践让战士们分而食之,虽然这粮食的美味都到不了喉咙,但战士们的战斗力却增加了十倍。再看看你的所作所为,你自己有肉吃,却让战士们分食豆子,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些战士可都是在战场上受你指挥、出生入死的人啊,你作为统率却贪图舒适安乐,虽然你这次打了胜仗,但不能算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进我家的门。”
这一番话让子发十分惭愧,他反省自己的确有这样的问题,赶紧向母亲道歉,最终子发母接受了道歉,让他进了家门。
时人听说子发母教子的故事后,都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人用《诗经》里的话赞扬她家教得当。《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诲尔子,式榖似之。”“榖”是善、美的意思,“似”通“嗣”,是继承的意思。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教育你的儿子,让他继承善良的品质。有些细节,或许我们自己难以注意到,但像子发母这样注意家教的母亲却往往能注意到,并发现其中的问题,让孩子有完善自我的机会。(陈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