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管好微权力杜绝微腐败,“歪脑筋”在这里不管用了!
记者从东台市纪委获悉,该市在全市范围推广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从源头上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强化村级集体资金监管。
以往村级集体资金主要以现金结算,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中间环节多,票据手续不规范,导致“坐收坐支”、个人截留挪用甚至私吞等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东台有多名村会计因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受到党纪处分。
如何让村级财务更加透明,管好村组干部手中的“微权力”?东台市在经济状况较好的溱东镇开展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试点,所有费用支出及资金付款统一由镇农经站直接打卡至收款人账户,村组干部在各个环节都接触不到现金。
此项试点做到3个“全覆盖”,即全镇13个行政村和2个镇直单位,资金使用对象全覆盖;村组干部工资发放、办公经费报支、村级工程项目付款、农户各项补贴补偿款发放、“两工”结算等资金项目全覆盖;所有支出不论金额大小,均采取打卡结算,资金发放金额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该镇已实现非现金结算金额3100万元。
“打卡结算,明明白白,资金管理隐患大大减少。”东台市溱东镇高桥村村民王文星说,以前个别村组干部经常动起歪脑筋,遇到难以支出或政策不允许支出的费用,用“两工”或“微型工程”套取,现在这些“歪脑筋”不管用了。
经过规范化的流程设计,村级资金使用和监管形成闭环——
所有费用支出发生或付款时,经手人须取得真实、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章,交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再交村委会主任审批同意并签章;
审批后的票据,由村报账员统一到镇结报,经农经站记账员和审核人员审核后,根据票据内容和手续填制结算资金打卡表,记账员审核签字报农经站负责人审批后交总出纳打卡发放。打卡表一式两份,一份交银行、一份经银行盖章后再交农经部门记账。
在全市范围推开后,东台严格4项制度,实现源头防控、标本兼治——
村级银行账户“双印鉴”监控制度,支付村级资金由镇区农经部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加盖印鉴后方可办理;
大额资金使用申报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单笔资金1000元以上的须事先申请,否则不予接受结报;
费用支出及用工预算制度,按照村集体财务预算计划安排村级费用支出及用工,对超出预算的镇区农经部门拒绝办理付款;
费用支出及付款凭证规范化制度,村集体费用支出应当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购置物品和支付工程项目款必须由收款人提供税务凭证。
交汇点记者 黄伟 通讯员 陈宁 易雨 周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