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阜宁

俞正秀:在群众的期盼中砥砺前行——大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感恩

3月21日午饭时分,当我们敲开东方名苑小区陈克德老人家门时,我被老人家的干净整洁惊到了。三室两厅120平米的安置房,古朴而简单的装饰,一尘不染,物品存放有序整洁。而陈爹已经81岁,陈奶奶也已经76岁了。他们对待生活的认真程度令我惊讶。我们说明来意后,两位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亲切地与我们聊起了家常。谈起现在的生活,他们觉得日子过得非常幸福。陈老爹是工厂的退休职工,老两口都有退休金、享受退休职工医保,除了陈奶奶有些哮喘外,没有其他的疾病。陈老爹精神矍铄,看起来格外年轻,貌似只有60多岁的样子。

“小时候日子太苦了!现在日子这样好过,那时哪敢想啊。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健康,好好享受现在的富足生活。”陈老爹的话语中充满着感恩之情,“我们感谢党改革开放的政策,让我们都能过上这样好的生活,衣食无忧,住的好,吃的好,穿的好。”

“你就看我们阜宁县城,新城建的跟上海大城市一个样,老城处处道路平整、后街小巷全干干净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还不知足吗?”

“现在有些年轻人,从小没有过过苦日子,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听到他们说党不好的话,简直感觉到耳朵被刺得生疼,心里着急想骂他们,这些人太没有良心了。没有共产党他们过得了这样的日子吗?”老人的话朴实无华,其中不乏忧虑。

是的,当前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他们看不到党和政府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看不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只盯着社会转型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阴暗面,但是我相信事实胜于雄辩,阳光一定会照亮所有阴暗的角落,我们一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小康路上不会让一个群众掉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信任

在当今社会,让两个陌生人在短时间内相互产生信任是很难的。当我们去敲击一扇扇封闭的房门,试图与走访对象进行交流时,脸上一定已经准备好灿烂的笑容,手里拿着工作证,用温柔的语言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来意,希望在第一时间给主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以期待他们能接受我们的走访。

许多群众是基于我们公职人员的身份产生了瞬间的信任,他们认为我们是党和政府温暖的传递者,能够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与我们交流,说说家长里短,直言生活中的困难。但是,也有些群众直接不开门,隔着封闭的房门与我们讲话,“你们走吧,谢谢你们的好意,我家没有说的。”闭门羹来源于不信任,因为现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诈骗真的是很多。

“同志,请一定要把我们安置小区8年不能办房产证的事情提交上去啊,我孙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没有房产证孙子不能报名上学啊。”当年近古稀的老人用充满希望的眼神再三叮嘱我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这次走访充满意义,却又有无限的责任。

因为群众信任我们,而我们坚决不能辜负这样的信任,否则,伤害的是群众的心,失去的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或许,从此以后,他们就把“我们”这个走访时走人不走心、言而无信的群体纳入了诚信的“黑名单”。

期望

67岁的严玉英老人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两个儿子、儿媳都在打零工,目前生活过得去,但是没有多余的积蓄,她期望儿子、儿媳都能交上养老金,将来能老有所养。

71岁的郑建强老人患有尿毒症已经有3年,每周要血透3次,个人的养老金已经负担不了医保之外的个人自费部分,儿子也是靠打零工维持家用,老人期望能得到救助。

做测绘器材的小周老板在租来的1000多平米的厂房里和20多名工人一起操作着机器,他期望能在就近买到一块地,拥有自己的厂房扩大生产。

广告公司的王老板期望得到创业资金的扶持,能够让自己的生意做大 ………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人尽其能……幸福感来自于方方面面。这些群众就象我们的远亲或是近邻,他们的困难便是我们自己的困难。我们承诺会把他们的需求向有关部门反映,帮助他们协调处理。

群众对幸福的生活充满着期望,更对党和政府充满着无限的期待,让更多群众的期望变成现实,让更多的群众有获得感、认同感,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继续前行的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是一样,我们将一直在群众的期盼目光中砥砺前行。(作者系阜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