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烟中的坚定信仰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98岁高龄的四川省大竹县老红军卢炳发家里。门铃声刚落,就见卢老迈着稳健的步履迎了上来,热情招呼大家进屋就座。得知来意,卢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娓娓讲起他亲身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发动营(山)渠(县)战役解放了卢炳发的家乡,他就是那年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四军十一师司号班,当上了一名司号兵。1934年春,卢炳发所在的红31团一营征战在大巴山区的镇龙关,遭到四川军阀刘湘部队两个旅近万人的围攻,战斗十分激烈。眼看抵挡不住了,红九军及时派来一个营的兵力增援,红军顿时士气大涨,联合向敌人发起反攻。听营长一声令下,卢炳发就“嘀嘀哒、嘀嘀哒”吹响了冲锋号,霎时喊声震天,敌人慌忙败退。
后来,卢炳发随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在川陕粉碎敌人六路围攻,取得了万源保卫战胜利。遵义会议后,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红四方面军转战到苍溪、北川等地,进入茂县、松潘等少数民族地区与长征入川的中央红军汇合。
部队到达甘肃孟城地区时,胡宗南部向红军发起进攻,天上敌机也配合低空扫射。卢炳发吹响冲锋号,战友们英勇杀敌。这时,敌人似乎察觉到吹号的方位,便驾机俯冲过来。机智勇敢的七连长从战士手中接过一挺轻机枪,靠在卢炳发身后树旁,瞄准敌机一阵射击,敌机竟然被打了下来,落到了山下。突然,一颗子弹从卢炳发左袖口穿梭而过,万幸的是他没有受伤,但把军号打穿了一个洞眼,卢炳发抓一把稀泥将洞眼塞好,继续吹冲锋号。天快黑了,敌人退到山下,红军部队趁机急行军,安全撤离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卢炳发被组织安排到大竹县公安局工作,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劳改股、秘书股、侦察股、预审股、看守所担任股长、所长等职。频繁的工作调动,使他很少顾及家人,卢炳发常说:“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受领导和同事的敬佩。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是卢炳发对子女们常说的一句话,一直鞭策和激励着儿女们成长。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6个子女均成为了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本报记者 何旭 通讯员 王晓林 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