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阜宁

阜宁县纪委:标本兼治不松劲 着力构建源头防控体系

 

近年来,阜宁县坚持源头治理与执纪审查并重,加强教育引导,严格监督检查,促进全县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从严教育促警醒每年2月10日和5月10日,组织各镇区各部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政自省和作风自警教育活动。2017年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订阅《中国家规》、《忏悔警示录》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应知应会知识读本》,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举办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专题培训班,先后三次召开覆盖全县1100名村“三大员”的正风肃纪大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永远在路上》、《破纪之鉴》等警示专题片,筑牢思想防线。

从严督责促履责。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述职会、开展“两个责任”专项巡察等形式,抓实责任传导。探索建立履责记实工作机制,由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对履行“一岗双责”等情况全程记录,有效防止落实主体责任虚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2017年共问责处理28人,实施“一案双查”5人。

狠抓创新促防范坚持走“制度+科技”之路,“阳光扶贫”监管系统2017年9月底正式运行,共导入并完善3.33万建档立卡户和37个经济薄弱村信息,录入2269个到村到户帮扶项目和重点片区关键工程,归集10个部门27条资金线的来源使用情况。对低收入农户家庭信息对比,剔除不符合政策的2750户7542人。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查处扶贫领域案件23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3人。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制度化步伐,县镇两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三资管理”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9月底建成运行。对6个村的10个违规场外交易责任人严肃处理,并在全县通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强行入轨。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累计交易665宗1.43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一。

高压监管保廉洁。针对灾后重建和康居工程项目多、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的现状,向县委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出台16项规范性文件。牵头审计、财政、民政、住建等职能部门,成立6个灾后重建纪律督查组,全程参与工程验收、资金发放、群众选房等各个环节的督查,处理党员干部5名。针对工程招投标以及资金拨付等方面的问题,一一约谈各镇镇长,推动全县康居工程建设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