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领略安详

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书,感觉喧嚣了一天的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心也随之变得安详。拿起床头的书,沉浸其中,是另一番享受。

读书,让浮躁转为平缓,让忧虑变得豁达,让艰难成为释然,让孤独成为新的起点。读书,在字里行间,与智者对话,与智慧相拥,一切困苦与磨难都是天边的云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时常感叹时光催人前行,时光不等人。我想到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面对新年,唐朝诗圣杜甫的心情复杂,有悲有喜。然而,唐朝诗人白居易就快乐得多了,没有杜甫的忧,也没有元稹的惨。他的心中充盈着一种人生的乐观。他在《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中的第二首写道:“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别的老人都忧伤于时日不多,而诗人却不惧衰老,开开心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种从容淡定的豁达胸怀真是让人折服。

美国作家梭罗诞生200年那天,一个朋友说,读一下《瓦尔登湖》吧。于是,我从床头柜拿出《瓦尔登湖》。这本书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我喜欢人们说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正如何怀宏先生所说:“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能悟出深味。”夜深人静时,我会捧起它,沉浸在梭罗给读者创造的那个静谧安详的世界里。其实,拂去奢华,谁又不是一个孤独的自己呢。

2017年,那个拿着“乡愁”的文学大师余光中走了。难以接受突然的消息,我拿出床头的那本《余光中诗集》,那篇熟悉的《乡愁》浮在眼前,“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如今,他随了母亲,在天国把乡愁的情分融解。人生何其短暂,人生的情分何等珍贵。我想,我们是不是在流年中迷失了自己,是不是在时光的背景中看不到生死的客观规律。

读《泥步修行》,书中用件件事实,句句言语,道出人生的本真。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只是这个修行的过程,你我的路不同,醒悟的时间不同而已。读完此本书,想到自己,想到我们大家,同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同在一个星球上生活,生活没有一帆风顺,没有花开花落的静美,存在的现实是,到处是“泥步”。艰难何其畏,畏的是他人的无端指责。想不通道不明,自己按着正途前行,没有干扰他人,一路艰辛倒也罢了,但被人嘲弄,受人非难,真的想不通。抬头是一把泪,低头是别人的口水,解释来不及,破解“惑”来不及,毕竟前路漫漫,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

书成了我今生的朋友,它为我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让我领略到人生不同的风景,从容面对人世间的烦与忧,淡定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张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