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黄海廉潮

城南新区:“当场亮分”吹响基层作风效能建设“集结号”

今年以来,城南新区组织开展了“双向测评”、“三述一评”等活动,以民主公开的形式、务实创新的举措,助力“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纵深推进,为进一步强化基层作风效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截至目前,全区组织开展作风建设考评活动4次,43个部门和村居接受测评,2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测评,得分末尾的8家部门和村居负责人公开表态发言,得分靠后的16家单位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

当面揭短:立足红脸出汗,防止“走过场”

“今天坐在这里,我真的很惭愧!以前一直感觉我们社区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在测评中应当没有问题。刚看到测评结果,再对照考评内容,才意识到我们社区在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小。这次会议结束后,我们将第一时间研究整改对策,知耻而后勇,用实际行动弥补工作不足。同时,也请各位领导、各部门对我们工作多指导、多监督,我们必将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这是今年3月该区新都街道东进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张某在作风效能“双向测评”会议上的表态。据悉,该街道共有11名社区书记主任、7名部门负责人共35人,参加了测评活动。

按照“面向基层、体现民意、客观公正”的原则,新都街道加强组织推进,精心思考谋划,充分调查研究,梳理部门、社区各自的工作重点,紧扣上级重大政策决策部署,科学制定方案,强化考核考评。街道收集慢作为、工作滞后、管理薄弱等问题20余条,下发专题督办单12份,完善管理制度5项。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正风肃纪。新都街道、黄海街道等单位结合惠农政策落实、“四风”隐身变异、党员干部作风等工作内容,科学设立考核指标体系。结合“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的15项重点工作,将其纳入测评考核内容,充分聚焦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排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现场亮分:立足阳光透明,消除“暗箱扣”

7月24日上午,黄海街道召开了2018年中全街“三评一述”活动。各村居、各部门向街道党工委书面提交上半年述职述廉情况汇报后,开展专项测评。测评时区分街道领导班子评议部门和村居、村居评议部门、部门评议村居等三个层次,对各参评部门、村居作风建设、履职情况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街道班子成员、村居以及部门负责人共有30多人参加“三评一述”活动,提交述职述廉报告15份。

“三评一述”活动中,社区对部门,从服务态度、履职能力、秉公意识和作风纪律四个方面进行评议,主要考量对下工作是否存在机械安排、难以沟通、效率低下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部门对社区,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大局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评议,主要考量工作中是否存在推三阻四、强调客观、畏难抵触、敷衍应付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

参加测评人员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进行测评。测评后由街道纪工委当场封存,并会同督查办在全程摄像监督下拆封评议表,按评分占比计算出各参评单位的最终得分。测评采取现场唱票、现场亮分、现场通报的方式,确保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会上,由黄海街道纪工委对15个村居和部门得分情况进行现场亮分,对2家得分靠后的单位进行公开曝光,当月考核挂2枚蓝旗。

动真碰硬:立足结果应用,杜绝“挂空挡”

评议结果排名末位的部门和村居,由街道纪工委会同街道分管、挂钩领导,对村居、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约谈。责令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失分原因,反思和整改失分背后存在的“慵懒散拖慢”等问题。街道将测评结果应用于年终考核工作中,对排名第一的部门、社区直接加5分;对排名末尾的部门、社区直接减5分,扣除相关负责人当月10%的绩效工资,并对2名村居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专题约谈。

参加测评会后,新都街道经服中心副主任陈正娟在街道办公微信群里说:“测评结果使我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倍感压力,经服中心作为多职能的综合部门,与社区及部门接触较多。我们在经济工作中,按区级要求在不断提升,但忽视了与社区、部门的沟通和传达,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恳请各社区、部门同志对经服中心的工作多提建议和意见,我们定虚心接受,并整改到位”。据悉,该部门组织23名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学习5次,排查能够即时整改的问题1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

“开展作风效能测评活动,有利于分出好中差,主要目的不是出谁的丑,也不是问谁的责,而是让大家看清自己的差距,切切实实明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进则退。作风建设测评活动非常有必要,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效能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作风效能评议活动,覆盖4个街道以及41个村居。”该区纪工委党风政风分管领导王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