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五:起于草莽 殉为家国
![]() |
刘桂五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新华社沈阳11月5日电(记者 黄璐 王莹)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兴顺西镇红油杆子村外,低矮的沙丘一望无际,远望天高云低,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巍然挺立。80年前,刘桂五将军在此地与日寇拼杀至生命最后时刻,壮烈牺牲。
刘桂五,字馨山,1902年出生于热河凌南(今辽宁省朝阳市)。他生性豪侠,自少年起练就一身骑射好功夫。1924年,西北军名将宋哲元进驻热河,刘桂五应征参军。后投奔白凤翔领导的地方武装,他的一身武艺和为人深受白凤翔的赏识。这支武装部队由张学良的东北军改编,隶属骑兵第2军指挥,番号为骑兵第6师。在屡有战功的情况下,刘桂五由班长、排长逐步升为少校连长。1934年,刘桂五被提拔为骑兵第6师第18团上校团长。
1936年12月初,张学良在西安再三苦谏蒋介石停止内战未果,决定“兵谏”。12月8日,张学良召白凤翔、刘桂五等人商讨,决定由东北军骑兵第6师师长白凤翔、卫队2营营长孙铭久等人和刘桂五共同行动。12月12日,刘桂五与白凤翔等人率部突袭华清池,顺利捉蒋,刘桂五亲手将蒋介石“请”上车。西安事变促成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2月14日,刘桂五被张学良提拔为骑兵第6师少将师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消息传来,刘桂五立即请缨抗战。8月8日,刘桂五率骑兵第6师加入了以马占山为首的东北挺进军,开赴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多年盼望为国效忠的机会终于到来,刘桂五非常高兴,他在给哥哥刘桂中的信中写道:“弟此次出发抗日不成功则成仁,成功则到老家相见,成仁则到九泉相见,望兄安心理家勿以弟为念。”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7军团总指挥兼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率部在平绥线和山西抗击日军,刘桂五的骑兵第6师担负起了保卫绥远的重任。他率部在绥远前线与日军浴血苦战了8个月之久,屡挫敌锋。
包括刘桂五骑兵第6师在内的东北挺进军不断发展壮大,使日军惊恐异常。1938年4月15日,马占山率部迫近日军巢穴张北,日军调集多支战斗力量迎击。双方激战5昼夜,马部给敌人以重创,但自己也弹粮将尽,遂由武川向西撤,以待整军再战。
1938年4月21日夜,马部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红油杆子村宿营时,被日军包围。刘桂五指挥警卫队反复冲杀,直至次日清晨,终因寡不敌众,所部被敌人打散。刘桂五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炸成重伤,但依然拿手枪坚持作战,后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6月9日,国民政府在西安革命公园为刘桂五举行追悼大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及陕西各界代表都赠送挽联、发表讲话,颂扬抗日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刘桂五为革命烈士,其灵柩也迁入西安南郊的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之际,烈士陵园为刘桂五举行了立碑典礼。内蒙古自治区党史学会常务理事赵殿武,长期从事刘桂五将军事迹的寻访和调查考据工作。他说:“作为后来人,应该向烈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致敬。这种精神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历史,奋发图强。”
网友声音
@枞阳 吴钢
亡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革命烈士刘桂五的英雄事迹,必将激励我们每一个后来人勿忘国耻、奋勇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腾冲 李维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这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砥砺奋进。
@寿宁 沈添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处于危难关头,刘桂五不畏生死,挺身而出,令人感佩。我们尽享和平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居安思危,做到爱国情怀不能失,革命精神不能丢,奉献品质不能少,增强本领不能忘。
@玉环 赵贤锋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刘将军的爱国情怀和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换来了当代的和平环境。向英雄致敬!
@新建 洪计民
魂魄托日月,肝胆照后人。刘桂五深晓民族大义,在西安事变中奋勇当先“立奇功”,在民族危难时义无反顾“扛大旗”,他的一生是壮烈的、辉煌的。精神不死,军魂永存。他那忠勇爱国的精神将世代传扬。
@福山 孙雪峰
轻骑驰骋动大漠,热血抛洒殉国家。刘桂五将军用生命和鲜血筑起了坚不可破的钢铁防线。他流尽一腔热血浇灌初心,牺牲美好年华诠释使命。在他心中,深深根植着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让我们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