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铁面柔情的“女包公”

姓名:章明

职务:浙江省乐清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本领观:“查办案件、处罚领导干部不是根本目的,要让领导干部警钟长鸣不犯错误才是最高境界。”

“我宁愿听干部的骂声,不愿听干部的哭声。”

在同事眼中,章明有铁骨铮铮的硬气,也有着女性独有的柔情;在群众眼中,章明是接地气、能交心的干部;14年的付出,生动诠释了她至真至纯的情怀和担当。2017年,章明受到中央纪委嘉奖。

敢于碰硬是章明的座右铭。

2015年,浙江省永嘉县清水埠城中村改造项目控制性详规调整久拖未决,成为“蜗牛工程”。

为了理清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章明和同事们潜心钻研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成为执纪监督的“内行人”。在谈话过程中,面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诉苦”推诿,章明有理有据予以一一反驳,使他们心服口服。

经过一番努力,章明和同事们终于打开症结、查清事实,并问责干部3人。在当时,干部因“为官不为”被处理在永嘉尚属首例。

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面对的经常是情商、智商双高的“成功人士”。章明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刚柔并济,恰到好处。

一次,章明和同事们在调查一起干部受贿案件时遇到了一颗“硬钉子”。对方是当地知名企业家,因涉嫌行贿被调查。这名调查对象城府很深,对调查人员一直保持不合作态度。章明深知,要让他开口,最关键的是“走心”。

一方面,章明带领同事对调查对象的成长经历、家庭成员等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了解到他出身贫寒,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曾大起大落,于是安排一名“小年轻”结合自己父辈的成长经历,与他聊家常、聊奋斗史,促使他打开了“话匣子”。

当谈到老母亲和妻子孩子时,调查对象陷入了沉思。

另一方面,章明派工作人员做对象家属的工作。当得知由于调查对象无法向银行还贷,从而影响其家人的信誉问题后,章明和工作人员多方奔走,帮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纪检监察干部的真诚感动了调查对象的妻子,她带口信给自己丈夫:“纪委干部调查你,是关爱你,拯救你,希望你配合纪检工作,早日归来。”调查对象感动得落下了眼泪,最终积极配合调查。

“我宁愿听干部的骂声,不愿听干部的哭声。”在章明看来,查办案件、处罚领导干部不是根本目的,要让领导干部警钟长鸣不犯错误才是最高境界。

章明坚持把咬耳扯袖放在第一位,经常带着一张“婆婆嘴”,发挥全省优秀宣讲员的专长,积极为党校学员、农村党员干部、重点系统风险岗位干部上廉政教育课,还利用休息时间,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全员家访,教育干部家属理解支持配偶工作,当好“廉内助”。

2016年12月,组织上决定章明到乐清市担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她用满腔的热情,迅速打开乐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针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年底算总账”等弊端,章明率温州之先推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信息化系统,实现“两个责任”落实“合理留痕、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双向互动、动态评定”;为全市800余名市管领导干部建立个人清廉档案,精准评价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探索推出“阳光反馈——公开质询评议”模式,化解40起疑难涉纪信访,为53名干部澄清正名。

章明说:“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份得罪人的事业,但既然把我放到这个岗位上,我就要选择坚守,当好新时代的‘女包公’,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本报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仇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