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犯了罪也要惩罚”
新四军廉政文化采风行之亭湖篇
“老红军犯了罪也要惩罚”
“老红军犯了罪也要惩罚”

老干部林子秋向记者讲述革命往事
□记者 姚梦/文 实习生 黄露/图
8月6日,本报大学生通讯社新四军廉政文化采风小组来到亭湖区,继续进行采风活动。在经过此前一系列的采访后,6位女大学生已经对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的廉政情况有所了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样的内容,她们早已了然于胸。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见到了离休老干部林子秋。林子秋今年89岁了,一头白发,颇为健谈。1941年参加工作后,他主要在党的教育战线上。
林子秋是东台三仓人。他告诉记者,当年粟裕和管文蔚就住在三仓一带。管文蔚夫妇住的房子,距离林子秋家很近。林子秋对管文蔚夫妇的情况很熟悉。
“说起来也是大干部,其实房子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与普通战士相比,他们夫妻就是有个‘小灶’,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林子秋说,粟裕的情况也是如此。那时候,条件艰苦,物资紧缺。新四军干部和士兵在生活待遇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参加工作后,林子秋主要在苏中公学工作,专门培养党和部队的干部。在此后的岁月中,苏中公学随着党组织辗转南北,培养了大批党和军队的干部。
“那个时候啊,纪律是很严的”,林子秋翻出一份材料告诉记者,1942年7月,根据地颁布了《盐阜区各县惩治公务人员贪污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凡是公务人员凭借职位权势,侵吞公款收受贿赂,营私舞弊及在办理社会公益事业中有贪污行为,都将受到制裁……公务人员如在建筑军用工事或购置办公用品中舞弊,侵占窃取盗卖公有财物,收受贿赂,假势借端索要强募财物,意在图利扰乱金融或违背法令收募捐款,征用土地、民众财物从中舞弊者,均以贪污论罪。贪污额超过500元以上者处死刑,不足500元的将根据数额多少分别惩处有期徒刑或劳役,对克扣军饷和盗卖军火者一律处死刑。
在亭湖区先锋街道采访时,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吴晓莉提出:“纵观历史,建章立法的政权有很多,为什么新四军能得到群众拥护,而有些政权却偏失民心?”
“好的制度,关键要靠执行”,对于这个问题,亭湖区先锋街道纪工委书记袁玉明有研究。他告诉大学生们,新四军在廉政制度建设上,有一系列完整的措施,从教育、监督、预防、惩处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内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但最关键的,还是执行力。
袁玉明给大学生们看了一段近期整理出来的资料。资料上显示,1938年6月15日,新四军一支队机关一炊事员,在驻地附近的村子里奸污了一名妇女。该炊事员是老红军,对革命有过贡献。但陈毅在处理此事时,果断地要求:“召开公审大会,王子犯法,一律问罪,枪毙!”
而另一份材料上显示,1939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直属队的一个连队司务长贪污了伙食结余的10元钱。当时有人认为,贪污数目不大,且钱都寄回老家抚养妻小,可酌情从轻发落。但陈毅态度坚决,。于是,该司务长被撤职并罚做苦工。
“纪律严格,赏罚分明,才能将制度优势显现出来”,袁玉明说。
在部队里,新四军军纪严明。在抗日根据地里,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是同样的。林子秋告诉记者,在抗日根据地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苏中三分区,1942年6月至7月,两个月里先后有4名干部因为贪污被依法处死。当时苏中税务局四分局主任邢爱身贪污4000元,师特务营营长李桂成贪污1000元,均依法执行枪决。淮南津浦路东六合县移居乡长因为贪污受贿淮南币120元被枪决。
渡江战役后,林子秋跟随组织来到苏南,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当时的情况下,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指日可待,基本上已是“稳坐江山”了,但组织上对于反腐倡廉的要求依然没变。林子秋回忆说,当时有一位叫林凯坤的人,1941年就参加工作了,为东台独立团的经济副官。该人利用职务之便,私带部队经费投敌。后来又被俘虏过来。在组织的严密审查下,林凯坤过去的罪行被翻了出来。
“当时我们没有因为‘坐江山’了,就放松了反腐倡廉的警惕性”,林子秋说,林凯坤的事情一经查证,立刻进行审理,最终林被处以极刑。
辉煌的奥秘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新四军的历程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他们的光荣事迹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其廉政作风仍令人朗朗传诵。我想,这与新四军一直秉承爱护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在贫乏简陋的条件中艰难行军,却严格践行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行动准则。不仅如此,在农忙时节还积极主动地帮助当地群众下地干活,犁地、割草、收割庄稼……样样都抢着干。
在采访中,一些老人满怀深情地回忆到,新四军对待他们就像亲人一样,秋毫无犯,他们也把新四军当做自己的亲人,他们愿意把最好吃的食物,最厚实的棉衣留给自己的“亲人”;而当其他兵马到来时,带给他们的只有恐慌和土匪式的掠夺,这使得老百姓更加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的军队才是真正维护自己利益的队伍。新四军老战士,如今已耄耋之年的潘开田老人说,新四军对老百姓的关爱是不容置疑的,每次军队开拔前,都要认真检查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确保不损害群众利益。共产党军队严明的纪律和廉洁的作风,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加入新四军的队伍,在战火中坚守信仰,奉献青春。
时光荏苒,新四军的故事早已过去,在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今天,我们沿着先辈足迹,聆听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人,那些事,早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之中,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初升的太阳,愈发明亮愈发光彩,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 (中国矿业大学 陈园园)
高尚灵魂是不朽丰碑
一大早,我们走进了射阳县的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中共华中工作委员会虽然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但是随着对纪念馆进行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索,我们在这里面找到了新四军的点点滴滴。我想,在艰难的抗战过程中,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早已深入到每一位军人的心中,它的优良传统仍然流传下来,并且值得每一批后来人去学习和继承。在纪念馆里,许尚森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新四军的战斗历史。这两天来,我们听到了各种生动的战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不相同,但又都一样的令人为之动容,我们在感动、敬佩之余,亦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更加深刻地了解新四军这样的一支军队和它所经历的那一段历史。下午,我们来到射阳的党史办收集各种资料,又有了全新的收获和体验。
这几天,每一位老战士和研究者都提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绝大多数将领、战士都能凭借这个做到廉洁自守、爱护群众。为什么他们能够严格自律?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有着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一颗单纯的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的热心,他们每一位的高尚灵魂都该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督促着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去思考、去学习……
我们用几天的时间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那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直在我们的脑中挥之不去。在今后的大学生涯里,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些,带着铁军精神,一路前行。 ( 盐城师范学院 王珉敏)
他们献出了最好的年华
采风活动结束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留下了多少寻访的足迹,聆听了多少感人的故事,记录了多少历史的瞬间。资料室、档案馆、革命遗址、村村户户,到处都在讲述着新四军在盐城的光荣征程,我们沉浸在那个时代的心跳里,难以自拔。
新四军老战士们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不断浮现在我们面前。87岁的老战士蒋云海历经多场战斗,负伤返乡后继续种田,从此默默无闻,但当他手捧金质纪念章的那一刻,当他注视着陋室中张贴的毛主席像的那一刻,我们分明看到一个老战士无上的光荣感和使命感。84岁的老战士王如元12岁就参军,分在炮兵连,小小的身躯甚至还扛不动一个炮筒,就背负着国仇家恨上了战场。当我们看到老人腿上的累累枪伤,老人却是一脸淡然的神情。
走访中,我们还得知大批的新四军老战士早已作古,虽然一切都终将成为历史,但是新四军这个名字会永远地铭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新四军精神的燎原之火永远不会熄灭,作为盐阜大地上的红色后人,我们要将新四军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要将新四军故事一代代叙述下去。 (南京师范大学 吴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