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宿州开展“正风气提效能”活动纪实

 问政 问效 问责
——宿州开展“正风气提效能”活动纪实

  在媒体上公示120个科室权责,对“吃拿卡要”者果断“亮剑”; 两次召开督办约谈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53个诉求问题责令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并组织媒体及监督员进行跟踪问效……今年4月初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正风气提效能”活动,掀起强劲东风激扬正气、荡涤浊气。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志宏表示,通过开展“正风气提效能”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抓住强化教育、集中整治、提升效能等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问政、问效、问责的“利剑”直指机关作风顽症,广大党员干部秉公用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生态进一步好转,有力地优化了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问政: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我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党组织,如今身在监牢,才知道自由的宝贵、家庭的温暖……”5月15日上午,在宿州监狱的礼堂内,4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让前来接受“秉公用权”警示教育的百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受震撼和教育。
  近年来,宿州市所属县区相继发生了一些腐败案件,有些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损失,教训惨痛。市委“一班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保护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让权力真正服务人民。
  为此,宿州市委首先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秉公用权”大讨论活动。活动期间,市委常委带头深入县区和市直29家单位参加大讨论,组织召开了市直机关“秉公用权”大讨论座谈会,在网上开展了“秉公用权”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98条。
  为有效预防腐败,堵塞漏洞,该市在权力相对集中的市直单位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市、县(区)上下联动,同步进行。他们通过对照单位职权和岗位,围绕工作中容易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环节和领域,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集体定”的方法,深入查找廉政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确权清权的基础上,各试点单位经过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和制定防控措施等,较好地规范了权力依纪依法、公开透明运行,给公职人员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该市针对44家市直部门的120个重点涉民涉企科室,开展“百个科室晒权责”活动,让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目前,该市已组织风纪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政风行风评议员及群众代表,组成“千人评议团”,对重点科室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梳理反馈,递交相关单位进行检查和整改。
    问效:构建快捷高效的工作平台  
  “前不久我集团承担了改建过河蒸汽管道的项目,要按以前的审批办事程序,改建工作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市里开展‘正风气提效能’活动后,水利等部门主动帮助出主意、拿方案,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序,整个改建工作仅需两个月就能完成,而且不影响工厂正常生产。”这是宿州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像这样的事情,如今在宿州市屡见不鲜。可在以前,该市少数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中梗阻”、“中层板结”等问题,有些掌握管理权、审批权的部门,还存在着管得太多、卡得太死,审批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该市着力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民互动平台建设上进行探索,多措并举,打出一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机关办事效率和质量。
  他们首先开展了行政审批“回头看”工作,倾力打造“政务超市”。为解决审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发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他们对32个窗口单位分组承包,责任到人,形成“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使办件受理、审批、制证、发证不出中心,大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其次是搭建“政民连线”平台,建立群众诉求“绿色通道”。积极整合网络、电视、广播、电话、报纸、短信等多种群众诉求渠道,设立“政民连线”平台。平台进一步规范了办理群众诉求工作流程,实现对群众诉求的分类处理、单位承办、公开回复、回访检查、群众评议、督办查办、审结归档等工作的全程信息化。
  今年上半年,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建议、咨询5615件,办结5320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80件,已办理72件。
  通过活动的开展,该市政务效能得到迅速提升,效果显著。在工作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办理时间不断减少,办件周期由12天缩短到1天,群众满意率高达98.85%。
    问责:对不作为和乱作为者果断“亮剑”  
  对30名违规公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所有涉及单位和责任人均在全县(区)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在全市安装76个投诉箱,受理群众举报,定期进行检查……
  活动开展以来,宿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组建了由1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社区代表等为成员的风纪监督员队伍,分组对全市各单位进行明察暗访。事前不打招呼,通报不讲情面,对查出有问题的单位责成立即整改,并反馈整改效果。截至目前,已对违反效能相关规定的78家单位给予通报,对136名责任人给予处理。
  ——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加大对重点岗位和人员的监管力度,将涉企涉民部门重点岗位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服务人员及服务要求全部公开,就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时效、有关流程等方面作出说明和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深入开展“百名科长群众评”活动,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对于初次评议处于后进位次的,给予黄牌警告;对于连续后进的,给予诫勉谈话或免职待岗处理,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对近年来的信访举报线索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围绕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进行信访排查,筛选出了线索比较清楚、信访比较集中的信件312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逐件进行落实。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32起,其中给予党纪处分330人、政纪处分86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8人,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记者 韩贺彬 通讯员 甘大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