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仅有疾恶如仇是不够的

仅有疾恶如仇是不够的 
 梁满仓

  汉代官员的工资以所得粮食多寡区分等级。最高的称万石,月俸为三百五十斛谷;其次为中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谷。御史大夫就是中二千石,属于高级官僚,是全国最高监察执法长官。汉初人申屠嘉就是其中一位。  
  申屠嘉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疾恶如仇。这里仅举两例。  
  汉文帝有个宠臣名叫邓通。说起邓通起家的原因,今天看来十分荒谬。汉文帝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想上天却上不去,有一个头戴黄帽的人把他推了上去。汉文帝醒来后便派人寻找那个推自己上天的梦中人,邓通就是这样被选中,并被提拔做了上大夫。他没有其他才能,仅仅凭着马屁功夫博得文帝宠爱。文帝经常微服出宫到邓通家游玩,还赏给他一座铜矿山,允许他铸造铜钱。史载邓氏之钱流布天下。
  申屠嘉十分厌恶邓通,但苦于没有理由而无法惩治他。一次上朝,邓通不遵礼仪站在了众臣之上,且对丞相也是怠慢不敬。申屠嘉奏事完毕,对文帝说:“陛下宠爱邓通,这我不管。但朝廷礼仪乃国家大法,邓通无礼,不能不治!”散朝后,申屠嘉向邓通发出通牒,要求他立即来相府,否则斩首不赦。邓通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前往谢罪。最终因为文帝派人来保,邓通才捡回一条性命。  
  景帝继位,宠信晁错,继位第二年就任用他为内史。晁错的内史府大门朝东开,进出不方便,他便命人在南面开了一个门。内史府紧邻太上皇庙,开南门必然会破坏宗庙外围的矮墙。申屠嘉听说后,认为晁错此举不当,第二天上朝,奏请皇上治其大不敬之罪。但景帝为晁错开脱道:“晁错所坏者,不是宗庙真正的围墙,况且又经过了我的允许,不应治罪。”申屠嘉竟因为没能使晁错受到惩治而活活气死了。
  疾恶如仇是监察执法官应该具备的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是非分明,惩贪除恶毫不手软。可一般人们在评价申屠嘉时,对他惩治邓通一事是褒扬有加,而对他惩治晁错之举却贬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其实在两件事情上,申屠嘉的判断标准是一致的。申屠嘉自己是随着刘邦“马上得天下”的第一代功臣,在他眼中,无论是邓通还是晁错,都没有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不过是靠耍嘴皮子得到皇帝宠信,并恃宠胡作非为,都应该被惩治。所以,尽管晁错是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也不应因此否定申屠嘉。  
  问题并非出在疾恶如仇,而是出在申屠嘉对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认识不清上。  
  文景时期,天下已定,国家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治理好天下。早在西汉建国初期,陆贾就向刘邦提出了十分尖锐的问题:“陛下马上得天下,难道还能马上治天下吗?”文帝、景帝对这个问题早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一方面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另一方面大力寻求、任用于治国有用的人才。晁错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出现的。他的《言兵事疏》、《守边备塞务农力本疏》、《勿收农民租》、《贤良文学对策》等奏疏,都对治理国家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议。他被文帝景帝宠信,与邓通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申屠嘉并没有看到这种变化,认识依然停留在“马上治天下”的阶段。可见,做一个称职的监察执法官员,仅仅疾恶如仇是不够的。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