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使命至上

使命至上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覃俊


  人们这样评价他:像一名战士,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像一头孺子牛,全心维护人民利益;像一根蜡烛,无私地燃烧自己。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覃俊。  
  “查处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案件是我们的职责”
  2007年6月的一天下午,一封实名举报信送到了覃俊的手上:县水力发电公司领导收受贿赂13万元。覃俊立即决定:迅速展开调查。
  第二天,办案人员驱车百余里,找举报人核实案情,掌握基本线索。覃俊听了案情汇报后,坚决地说:“一定要查清!”办案人员找县水力发电公司主要领导林某谈话,但是林某搪塞、狡辩,拒不承认接受贿赂的事实。
  覃俊亲自找林某谈话,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攻破了林某的心理防线。当天,林某交代了他受贿10万元的事实。接着,覃俊安排办案人员加大外围取证力度,很快突破了另外两名副职领导各收受1.5万元贿赂的事实。案件查办取得了实质性进展,3 名涉案人分别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
  覃俊常常对县纪检监察干部说:“查处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案件是我们的职责,只要群众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2010年3月19日上午快下班时,有人向覃俊报告,刚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融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时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合伙贪污公款。覃俊听完报告,毫不犹豫地说:“马上组织人员调查。”
  办案人员立即采取行动,调取医院的账本,案情很快有了进展。5月中旬的一天,覃俊在办公室和办案人员讨论案件时,接到一个老领导打来的电话,意思是要覃俊适可而止。覃俊接完电话,沉思了一会。“啪!”只见他猛然拍了一下办公桌, 斩钉截铁地说:“查,一定要查到底。你们不要怕,继续查下去,有什么事我顶着。”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覃俊和办案人员一起查账、取证,夯实证据。最终,违纪人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追回赃款39万元。
  几年来,在覃俊的带领下,融安县纪委、监察局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33件,其中大要案17件,追缴违纪款150多万元。一位离休老干部曾赋诗赞曰:“覃俊工作不简单,易地对调来融安。子龙浑身都是胆,深挖硕鼠万民欢。”  
  “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民办实事决不能打折扣”  
  一天上午,上访人韦兰平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是县纪委书记覃俊请她到县纪委来,看看她上访的问题如何解决。
  原来,覃俊在和同事的一次闲聊中听说了韦兰平上访的事。韦兰平原是县农业银行板榄镇营业所的职工,住在营业所原来的那栋楼里。2005年,县农业银行撤销了板榄镇营业所,并拍卖营业所的房产。按当时县农行的规定,原营业所的职工交了10万元保证金后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竞拍。可是,韦兰平在交了10万元保证金后,房产却没有公开拍卖,而是私下卖给了另一个人。韦兰平不服,多次上访没人理睬。一气之下,她把县农行告上了法庭。县法院一审判决韦兰平败诉。韦兰平不服,上诉到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判决维持原判,并贴出告示,强制执行。她想不通,产生了走极端的想法。
  事不宜迟,覃俊跟信访室的同志要了韦兰平的电话号码。
  下午,韦兰平来了,身边跟着她的丈夫、小孩。覃俊和颜悦色地倒水、请坐,耐心地听韦兰平诉说。等韦兰平把一肚子的苦水、冤屈说完了,覃俊说:“你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帮你跑一跑,事情总有个办法解决。”
  覃俊把韦兰平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一样四处奔波。事情终于柳暗花明:柳州市中院不再坚持强制执行,自治区高院要求柳州市中院重审。
  当韦兰平接到发回重审的消息后,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覃俊常说:“群众的某些困难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困难群众来说可能关系重大。群众相信我们才会找我们,我们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民办实事决不能打折扣。”  
   “这次来医科大检查,回去不准告诉任何人”  
  使命与生命相连。覃俊总是把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把一个纪委书记的使命,放在生命之上。为了完成崇高的使命,他宁愿豁出自己的生命。
  2008年3月中旬的一天早晨,覃俊起来洗漱后,吐痰时有血丝。在同事的建议下,他到融安县人民医院搞了个CT 检查。也许有一种不祥之兆,医院院长建议覃俊到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检查。
  第二天,覃俊到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鼻咽癌。这对一直忘我工作的覃俊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 但他很快镇静下来,坦然面对。在回来的路上,覃俊很严肃地对司机说:“这次来医科大检查,回去不准告诉任何人。”这一隐瞒就是几年,直到覃俊病发,县里的很多同志才知道覃俊一直是在带病坚持工作。
  在癌症面前,有的人一触即溃,有的人悲观消沉,有的人虚度时日。覃俊选择了燃烧,为了民生幸福,像蜡烛一样无私地燃烧自己的生命。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融安县城阴雨绵绵。那天上午,覃俊在他的办公室里召集县纪委常委开会,研究县纪委全会的筹备工作。
  3月5日上午,覃俊听取全县信访工作情况汇报。下午,覃俊部署法律宣传进万家工作。晚上9点多钟,他躺在床上,借着灯光字斟句酌地审阅融安县纪委换届工作报告。3月6日凌晨1点多钟,他睡下没多久,血从他的鼻孔喷涌而出。当他被送到医院时突然昏迷,送进手术室时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了……
  消息传来, 融安县的干部群众,还有他曾经工作过多年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干部群众,无不被强烈的悲痛所震撼、笼罩。此时,人们最急切的愿望是:抢救覃俊垂危的生命。
  十元、百元、千元、万元……短短两三天时间,尚属贫困县的融安县干部职工就捐款60多万元。这些钱,及时地化作了抢救覃俊生命的药品、针剂、血浆……覃俊与病魔奋力抗争着,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工作上的事。
  我们祝愿他及早康复……(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