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铸就品质
作风铸就品质
——记陕西省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旺余
——记陕西省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旺余
在秦地西府,宝鸡机床、宝钛、西凤酒等品牌在业界享有盛誉、声名远播,这与监管这些名牌产品品质的宝鸡质监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提到宝鸡质监局,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人。正是这个人,让宝鸡质监局一年内实现跨越发展;正是这个人,让西部中等城市中唯一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叫得更响。这个人就是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旺余。
临危受命 解决“欠账”振雄风
2009年9月,杨旺余由商洛市调到宝鸡市任质监局局长。
上任第二天,杨旺余就来到位于秦岭腹地的凤县调研。映入眼帘的是凤县局简陋的办公场所、陈旧的检测设备。眼前的场景,令杨旺余心头一震。他问随行的干部:“这是全市(办公条件)最差的(县)吧?”
“这还算不上最差,比这差的还有四五个(县)呢!”随行的干部回答。
更让杨旺余感到意外的是,不到十个人的太白县局竟有40多万元的债务,局长动不动就被登门讨债的债主堵在办公室。杨旺余十分感慨:“这种办公环境怎么能调动大家的干劲?何谈创造一流业绩呢?”
一路调研下来,杨旺余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心里暗下决心:“必须马上扭转局面,否则,正常的工作难以开展。”
这个雷厉风行的陕北汉子,积极和省局沟通联系,筹资400余万元更新了检测设备,同时逐步化解了全局400万元的遗留债务。
全市质监系统有44名未上划、自收自支及机关工勤岗位离退休人员,他们的福利待遇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落实,引发这些职工不断上访。
大伙心里明白,这可是个“烫手山芋”,解决它费时间、费精力不说,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麻烦,谁也不愿触及。所以这44名职工的问题久拖不决。
杨旺余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摸清了这些职工的难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解决了沉积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杨旺余的一系列举措,使宝鸡市质监局的业务量迅速提升,业务范围甚至覆盖到甘肃的天水、平凉等地。相应的,宝鸡市质监局的经济总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该局的经济总量超过4000万元,原定三年的目标一年就实现了。系统固定资产投入超过3000万元,增速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原则 敢于碰硬正作风
机关作风的好坏,关系全局的形象。
杨旺余上任不久,就接到一家企业的投诉,说是系统里两个单位对这家企业同一事件重复执法。
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杨旺余要求违规单位的“一把手”立即纠正错误,并决定在全系统内通报批评。
“杨局长处理得太狠了,让这个单位‘一把手’脸往哪儿搁啊?”干部职工议论纷纷。
看动了真格的,那个领导也急了,四处托人向杨旺余求情。面对求情者,杨旺余严肃地说:“不是我要跟谁过不去,谁要以身试法,就不要怪我无情,这可是原则问题啊!”
一次,局里开民主生活会,一名干部没有履行请假手续而缺席。事后调查得知,这名干部是去协调处理工作了,不是去办私事。按照以往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是,杨旺余果断地对这名干部作出处理,将他分流到基层,这在干部职工中反响很大。
在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上,杨旺余也是毫不含糊,敢于碰硬。他对个别软弱涣散、事业发展停滞不前、缺乏活力的基层领导班子及时进行调整,强化了质监所领导班子。
经过整顿,宝鸡质监局实现了令行禁止,机关面貌焕然一新。今年1月7日,在宝鸡市召开的政风行风建设表彰动员大会上,宝鸡市质监局前所未有地跻身全市政风行风先进单位行列。
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树形象
“要让干部职工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得从拒收一瓶酒、一条烟开始。”为此,宝鸡质监局制定了《礼品登记制度》,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和对外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任何礼金和礼品。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拒绝和退回的礼金、礼品,收受人要在十五日内上交局监察室。监察室建立上交礼品登记台账,每半年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通报。
对于上交礼品,很多人刚开始都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杨旺余却坚持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一天,一个企业老板找到杨旺余,说了一番客套话后,留下一条领带。杨旺余怎么也推辞不掉,便把这条领带和里面藏着的一沓现金交到监察室。
截至目前,杨旺余先后17次上交礼金、有价证券和现金,价值3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局里已有26人次上交礼金,共计20多万元。
“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们有这个硬规定,所以现在送礼的很少了。”杨旺余说。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杨旺余对交友特别慎重。他的办公室,经常会来一些请吃饭、拉关系的企业老板。对这些人,杨旺余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工作之内搞好服务,工作之外敬而远之。
财务和人事管理最能考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廉洁性。在宝鸡质监局的领导分工中,杨旺余不分管财务和人事,这一做法在机关单位中并不多见。
宝鸡质监局还将系统财务和机关财务分开设置,由两个领导分别管理。凡是局机关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都要提交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而且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机制,避免了财务支出的随意性和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局机关财务账目每季度张贴公示一次,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
铁面执法 服务经济保发展
自杨旺余掌舵宝鸡质监局以来,该局在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群众利益中屡有建树,多次受到宝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面对有问题的企业,杨旺余从不手软。2009年以来,宝鸡质监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了对“瘦身”钢筋、车用汽油、液化气、重点工程用电缆等4个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不法商贩,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秦川铸造工业园是宝鸡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质量绝对不能含糊。宝鸡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将项目建设现场一批价值近200万元的不合格电缆给揪了出来,并责令供货方15天之内更换为合格电缆,为秦川机床排除了安全隐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宝鸡市质监局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工作中,并不图一时之快、逞匹夫之勇,该局一方面让“李鬼”无处藏身,一方面积极为货真价实的“李逵”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质监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中,宝鸡市质监局邀请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走进企业,近距离了解乳制品、饮品、粮油等产品生产过程,架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同时,宝鸡质监局还推行“全程说理、和谐执法”的理念,增强了稽查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
随着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推进,宝鸡市质监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宝鸡市获得西部中等城市唯一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马海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