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春天,长出新绿一片
播下春天,长出新绿一片
——记武隆县双河乡纪委书记杨龙全
记者 陈治治 通讯员 渝 纪
记者 陈治治 通讯员 渝 纪
2009年6月的一天,55岁的陈朝素使劲和面,眼泪吧嗒吧嗒,滴在灶沿上。她要为小自己16岁的“幺爸”煮一顿饺子。“幺爸”怎么就得了喉癌?这个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的妇女好几次和老公一起大哭。
双河乡所有村民都在为这位年仅38岁的“幺爸”——重庆市武隆县双河乡纪委书记杨龙全祈福。“病是为我们熬出来的。”每个人都这么说。
纪检干部,在普通人印象中,就是抓纪律、查腐败。而杨龙全却让人见到了纪检干部的另一面,他帮群众修路、找项目、贷款、卖货,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都做。
那双手
在海拔2000米的仙女山上,蜿蜒的水泥路盘山而上,路面平坦宽敞,不时有满载蔬菜的货车驶过。
对双河乡新春村来说,这是一条“致富之路”。但在2004年前,这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这条路是杨书记用血手给修成的。”提起杨龙全,年过七旬的老农罗启万,说话都有些颤抖。
冬季的双河乡,雪大、雾大,冷得刺骨。零下几摄氏度的气温让山上的土路上都扎满了冰碴。修路经过的地方全是山崖,所有的材料都需要人工搬运。
冰天雪地里,每天一干活就是十几个小时,38公里的路上总是不断出现杨龙全穿着筒靴、泥人一般的样子。“他肩膀都磨掉皮了,手也全都是皲裂和血泡。”至今,村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杨龙全那双沾着稀泥和血水的手。
那片林
位于仙女山后山的木根村,有一片约十几亩的茂密树林,速生杨、华杉松、柳杉,一棵挨着一棵。
这片茂密的树林属于木根村村民陈朝素一家,关于树林和杨龙全的故事,还得从17年前说起。
1995年,当杨龙全站在陈朝素家的门前时,“鼻子一阵发酸,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个家庭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杨龙全开始了对陈家的帮扶。第一年,他从卖种子的妻子那里拿来萝卜种子,手把手教陈朝素一家栽种。第二年,他从林场的朋友那里软磨硬泡,要来一批优质树苗交给陈家培育……
树苗培育好后返销林场,陈朝素拿到了“这辈子见得最多的一笔钱”——5000元。那一刻,她泪如雨下,说:“拿到的不仅是钱,更是活下去的希望。”整整17年,杨龙全单位换过,住址改过,前往这家“穷亲戚”的脚步却从未停过。
“输血”加“造血”,陈朝素一家逐渐过上了好日子,2009年12月,原来的破烂土坯房变成了三层楼房。盖楼用的木材,就来自杨龙全当年和陈朝素一家一起种下的那片树林。
陈朝素要认杨龙全当“幺爸”,杨龙全不答应。陈朝素说:“既然认亲就要讲辈分,我有个叔叔姓杨,也是‘全’字辈,叫你‘幺爸’是应当的。”杨龙全只得应下。一声“幺爸”,叫出了一位朴实农妇心底最真挚的情感。
那颗心
吴引是双河乡原沱田村村委会副主任、团支部书记、计生专干,和杨龙全是多年的“铁哥们”。
2006年,吴引在已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违反规定收养了一名男婴。他担心好朋友杨龙全在处理时为难,主动对杨龙全说:“我愿意按最高标准交罚款,但请尽量保住我的职务。”
几天后,吴引等来了让他“难以接受”的处理结果——按最高标准罚款,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所有职务全部撤销。“亏得还是十几年的好朋友,太绝情了,我再也不和他来往了。”吴引当时暗下决心。
又过了几天,杨龙全来到吴引家,直截了当地说,多个孩子多个负担,现在你工作也没了,必须发挥你的专业特长想办法多赚钱。此后,杨龙全先是给吴引家拉来烤烟种,后又让他养山羊。几年时间,吴引的烤烟从5亩增加到16亩,山羊从6只变为60只,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他这个纪委书记正直、坦荡,总是琢磨如何将违反纪律的同志引到正道上来,心诚没有歪心思。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家比任何一个群众家都不如。”吴引感慨万千。
那场病
买房背负4万元的贷款还没还清;未成年的女儿患紫癜性肾炎,每月需要近2000元的医药费;妻子患肝炎、心脏病,在一个鞋店打工,每月只挣800元——这就是杨龙全承载的家庭重担。
患了喉癌,需要治疗。考虑到杨龙全家没有一分钱积蓄,双河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财政暂借2万元为他动手术。没想到,他只借了1万元。更没想到的是,在手术出院后第二天,杨龙全就把借的1万元还了。
作为癌症病人,他没有选择住最好的医院、选最好的医生、吃最好的药,只选择了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收费相对便宜的一家职工医院做手术,为国家节约了3万多元。
杨龙全住院时,一心牵挂的仍是工作和群众,总是用手机“遥控”指导工作。“既然得了癌症无法改变,那就让我把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做些事吧。”经过两次手术后,他又回到岗位上……
2011年1月29日,在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颁奖晚会上,杨龙全获得振兴重庆争光贡献个人奖,是获奖者中唯一的基层干部。对于杨龙全的感人事迹,评委团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海拔2000米,坚守19年。你的血脉扎根深山,最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你忠贞的足迹,最偏远的山村有你帮扶的热汗,在清贫、疾病中操劳奋斗,将爱积淀为精神沃土——播下春天,长出新绿一片。”
双河乡所有村民都在为这位年仅38岁的“幺爸”——重庆市武隆县双河乡纪委书记杨龙全祈福。“病是为我们熬出来的。”每个人都这么说。
纪检干部,在普通人印象中,就是抓纪律、查腐败。而杨龙全却让人见到了纪检干部的另一面,他帮群众修路、找项目、贷款、卖货,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都做。
那双手
在海拔2000米的仙女山上,蜿蜒的水泥路盘山而上,路面平坦宽敞,不时有满载蔬菜的货车驶过。
对双河乡新春村来说,这是一条“致富之路”。但在2004年前,这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这条路是杨书记用血手给修成的。”提起杨龙全,年过七旬的老农罗启万,说话都有些颤抖。
冬季的双河乡,雪大、雾大,冷得刺骨。零下几摄氏度的气温让山上的土路上都扎满了冰碴。修路经过的地方全是山崖,所有的材料都需要人工搬运。
冰天雪地里,每天一干活就是十几个小时,38公里的路上总是不断出现杨龙全穿着筒靴、泥人一般的样子。“他肩膀都磨掉皮了,手也全都是皲裂和血泡。”至今,村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杨龙全那双沾着稀泥和血水的手。
那片林
位于仙女山后山的木根村,有一片约十几亩的茂密树林,速生杨、华杉松、柳杉,一棵挨着一棵。
这片茂密的树林属于木根村村民陈朝素一家,关于树林和杨龙全的故事,还得从17年前说起。
1995年,当杨龙全站在陈朝素家的门前时,“鼻子一阵发酸,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个家庭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杨龙全开始了对陈家的帮扶。第一年,他从卖种子的妻子那里拿来萝卜种子,手把手教陈朝素一家栽种。第二年,他从林场的朋友那里软磨硬泡,要来一批优质树苗交给陈家培育……
树苗培育好后返销林场,陈朝素拿到了“这辈子见得最多的一笔钱”——5000元。那一刻,她泪如雨下,说:“拿到的不仅是钱,更是活下去的希望。”整整17年,杨龙全单位换过,住址改过,前往这家“穷亲戚”的脚步却从未停过。
“输血”加“造血”,陈朝素一家逐渐过上了好日子,2009年12月,原来的破烂土坯房变成了三层楼房。盖楼用的木材,就来自杨龙全当年和陈朝素一家一起种下的那片树林。
陈朝素要认杨龙全当“幺爸”,杨龙全不答应。陈朝素说:“既然认亲就要讲辈分,我有个叔叔姓杨,也是‘全’字辈,叫你‘幺爸’是应当的。”杨龙全只得应下。一声“幺爸”,叫出了一位朴实农妇心底最真挚的情感。
那颗心
吴引是双河乡原沱田村村委会副主任、团支部书记、计生专干,和杨龙全是多年的“铁哥们”。
2006年,吴引在已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违反规定收养了一名男婴。他担心好朋友杨龙全在处理时为难,主动对杨龙全说:“我愿意按最高标准交罚款,但请尽量保住我的职务。”
几天后,吴引等来了让他“难以接受”的处理结果——按最高标准罚款,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所有职务全部撤销。“亏得还是十几年的好朋友,太绝情了,我再也不和他来往了。”吴引当时暗下决心。
又过了几天,杨龙全来到吴引家,直截了当地说,多个孩子多个负担,现在你工作也没了,必须发挥你的专业特长想办法多赚钱。此后,杨龙全先是给吴引家拉来烤烟种,后又让他养山羊。几年时间,吴引的烤烟从5亩增加到16亩,山羊从6只变为60只,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他这个纪委书记正直、坦荡,总是琢磨如何将违反纪律的同志引到正道上来,心诚没有歪心思。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家比任何一个群众家都不如。”吴引感慨万千。
那场病
买房背负4万元的贷款还没还清;未成年的女儿患紫癜性肾炎,每月需要近2000元的医药费;妻子患肝炎、心脏病,在一个鞋店打工,每月只挣800元——这就是杨龙全承载的家庭重担。
患了喉癌,需要治疗。考虑到杨龙全家没有一分钱积蓄,双河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财政暂借2万元为他动手术。没想到,他只借了1万元。更没想到的是,在手术出院后第二天,杨龙全就把借的1万元还了。
作为癌症病人,他没有选择住最好的医院、选最好的医生、吃最好的药,只选择了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收费相对便宜的一家职工医院做手术,为国家节约了3万多元。
杨龙全住院时,一心牵挂的仍是工作和群众,总是用手机“遥控”指导工作。“既然得了癌症无法改变,那就让我把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做些事吧。”经过两次手术后,他又回到岗位上……
2011年1月29日,在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颁奖晚会上,杨龙全获得振兴重庆争光贡献个人奖,是获奖者中唯一的基层干部。对于杨龙全的感人事迹,评委团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海拔2000米,坚守19年。你的血脉扎根深山,最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你忠贞的足迹,最偏远的山村有你帮扶的热汗,在清贫、疾病中操劳奋斗,将爱积淀为精神沃土——播下春天,长出新绿一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