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台风中高高飘扬
党旗在台风中高高飘扬
——记奋战在抗台抢险一线的响水县水务系统党员干部
今年第10号台风“达维”Ⅱ级应急预案启动后,江苏省响水县水务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台防汛工作。面对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第一次台风的正面袭击,该县水务系统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挺身而出,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抗台抢险第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全力投入抗台抢险。今年第10号台风在西太平洋洋面生成,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直指盐城沿海地区。响水县境内海堤长35.1公里,灌河堤48.9公里,沿线有57座穿堤涵闸,抗台任务重、压力大,正值农历六月十五天文大潮,极有可能受“风、雨、潮”同时袭击。
8月1日晚22时10分,按照县防指部署,响水县水务局召开全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传达省市县防汛抗台紧急会议精神,分析防汛抗台形势,启动防台应急响应,落实防台抗台措施。局长党委书记汤熙康果断决策,立即进入防台临战状态。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水务系统的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抗台抢险作为创先争优,保持纯洁性的主战场,为抗台抢险擎起一片天,真正成为压不垮的堡垒、刮不倒的旗帜,彰显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本色,砥励了党的先进性。局5名副局长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深入海堤、灌河堤、废黄河堤、通榆河堤进行“踏堤巡查”,直属单位、基层水务站、工管单位人员全部到堤、到闸等关键岗位、关键部位开展值守,加固险工患段,腾空河道库容,做到警报不解除,人员不撤离。
——危难时刻豁得出,争当抗台急先锋。防台抗台战役打响后,广大党员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哪里最艰苦,广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副局长、县防办主任高庆林在台风即将到来的时刻,深入海堤一线指挥抛石,铺设土工布,与台风赛跑、与潮水赛跑,直到台风登陆,他才离开现场。2日下午6时,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陈港闸发生翼墙倒塌,潮水急速倒流,陈家港水务站站长、支部书记陈顺根带领5名党员和50名抢险队员,冲上一线装运沙袋1000多只对翼墙倒塌进行封堵,及时解除险情,保住了陈家港镇区段灌河堤防的安全。套子口段海堤有450米长的迎浪顶冲土堤、滩面侵蚀严重,海堤直接冲刷堤身,是历史上的险工患段。该段海堤防护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计划10月底竣工,目前尚未完成。8月1日晚20点,县水利建筑工程处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文会连夜组织15台机械、200名抢险队员进行抢险加固,铺设土工布14000平方米、抛压石声8000吨。加固后的海堤,成功抗住了台风与大潮的袭击。晚20点,台风“达维”距中心响水县城直接距离约70公里,“达维”十级风圈半径已覆盖全县。此刻,县水务局会议室依旧是灯光通时,电视屏幕上正显著台风路径图。40分钟后,套子口段进入台风眼。9:30分,台风从陈家港镇登陆,中心风力12级,移动速度30公里/小时。肆虐的台风在响水大地停留约半小时后,越过灌河离开响水,海堤、灌河堤没有发生险情,全县未发生人员伤亡,未发生重大财产损失,创抗台史上奇迹。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后勤保障井井有序。为使全县广大群众了解台风动向,县水务局争取移动、电信部门的支持,联合建立短信平台;还设立专门地点,开通40部热线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的咨询,及时发布台风信息。局领导和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电话铃声不绝于耳,一条条信息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一句亲切关心的话语,传向每一位群众,人声、铃声、按键声交混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紧张有序的抗台之歌。据统计,从8月2日中午12点到夜间12点台风过境,共发布信息和防台知识96条,接听群众咨询电话1283个,接收与防台相关短信2790条,紧急转移安置人员13606人,有效地实现了与群众互动交流,稳定了群众情绪,消除了恐慌心理。村民张文艮在收到县防指第三次短信后,果断带领全家老小撤离到镇安排的集中安置点。当晚,他家屋顶被台风全部掀走。回想起来,老张说:“几条短信,救了我家几条生命……”后勤保障工作更是有力有序,车辆调度,上下信息传递、发布,办公室主任蔺黎明、工管所所长王通林三天三夜未合眼,一直坚守在防台抗台第一线。
“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在这次抗台抢险工作中,响水县水务系统的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丰富风涵,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造争优的旗帜飘扬在响水抗台抢险第一线。(姜橙 蔺黎明 宋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