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亡羊补牢,堵死贪官保外就医这条“越狱密道”

亡羊补牢,堵死贪官保外就医这条“越狱密道” 
 网友:kglong 

 
  近日,广东河源看守所两名警察因协助江门原副市长林崇中和潮州市原秘书长刘益民造假鉴定“保外就医”被分别判处5年、2年零6个月徒刑。随着相关案情的披露,给公众展示了一条早已存在的贪官“越狱密道”。官至副厅级的林崇中,在因受贿罪被判10年徒刑后,仅依靠一纸伪造的病情鉴定书,一天牢都没坐,住着别墅,吃着火锅,唱着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而最终催促正义降临的,不是因为贪官的违法违规被相关部门查处,而是因为他的行事太高调,以致于广东省检察院的官员面对记者也不禁大声惊呼:“太过分了。”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据检察机关披露,仅2010年,得以纠正的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程序或脱管漏管的服役者就高达555人。相关人士披露,现行的保外就医政策已经成了贪官的“避风港”和“越狱密道”。
  原本初衷良好的一项制度,在实践中为何会如此偏颇呢?通过本案,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第一,我们的保外就医制度陈旧,存在明显漏洞,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发布于1990年的《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和《罪犯保外就医伤残范围》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现实需要。以《罪犯保外就医伤残范围》为例,虽然其一一列举了30类可准予保外就医的病残情况,看似十分缜密,但许多疾病伤残并未列出严重程度的具体指标,而其中的第三十种情况“其他需要保外就医的疾病”规定,更被认为是个“口袋”规定,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第二,我国保外就医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而从大量案例来看,保外就医的监督乏力也是不可讳言之事实,其缘由在于,决定批准保外就医的机关和负责监督管理的当地公安机关往往没有隶属关系,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渠道。第三、涉案官员的人脉关系,使其成功“越狱”。涉案官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人脉,在操作空间很大的保外就医全过程中他们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越狱”又有何难呢?
  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堵住贪官的这条越狱通道。要治本,还是得从立法上进行改革,首先,要增加保外就医程序的透明度,需要增加一个公示环节,对拟保外就医的罪犯进行公示,并且对他们的申请进行公开审判,以便公众和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其次是加大事后惩戒力度,凡是参与合谋骗取保外就医的人员,均以律治罪。包括行贿者、虚假鉴定的医生以及受贿官员都必须重处,增加违法操作的成本。最后,就是要避免法规中出现“口袋”规定,要限制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们相关部门采取及时可行措施,定能对试图钻保外就医漏洞的人起到遏阻之效!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