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品行档案”
用好“品行档案”
纪昌荣 曹平定
纪昌荣 曹平定
报载,河北省景县为1920名党员干部建立品行档案,并科学设置评价体系,把党员干部品行好坏作为评价、考核、选拔和任用的首要条件。据了解,一些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意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
从现实意义来讲,实行干部品行档案制度,有利于激发干部自觉锤炼品行的积极性,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同时能够防止“带病提拔”等问题的发生。作为一种制度防范,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但笔者建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谨防品行档案变成一种摆设。一是内容上要防止假、大、空。要认真对照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科学设置干部社会、职业、家庭品行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防止避重就轻,夸大成绩,把品行档案变成歌功颂德的功劳簿,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具体实在。二是管理上要防止各种干扰。由于品行档案具有“第二身份证”的作用,关系到干部的前途和命运,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科学管理好品行档案,严防私自篡改,使记录失真。三是使用上要防止“两张皮”。要完善监督和执行机制,确保将干部品行综合鉴定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挂钩,优先提拔重用品行优秀干部,对品行恶劣者实行“一票否决”,树立崇尚品行的正确用人导向。
建立干部品行档案,实行品行鉴定,关键在于真正发挥其监督把关作用,促进干部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争做品行高尚的人。围绕这个最终目的,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把工作做实做细,让群众参与到监督、评价干部中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