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雷人“新语” 多些民众“心语”
少点雷人“新语” 多些民众“心语”
崔利民
这是一个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花样翻新、别出新裁的时代。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交的议案、发表的言论为例,一些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时有“新语”曝出,令人耳目一新,也使“两会”俨然成了一个“新语”包括所谓“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的“制造车间”,让国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自然,也大跌眼镜。
比如,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政协主席王全书建议将“扫黄”改为“扫秽”或“扫色”,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老婆做家务,老公应付工资”,政协委员、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公然宣称:“买不起房,不应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房价不能打压,而且也打不下去。”等等。这几天,又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建控股集团总裁于炼的“高房价说不定是一件好事”、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的“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等“新语”一炮走红,又一次赚足了眼球。
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这些代表人民、代表各界共商国是的参政议政者,“新语”迭出,其思维方式之“新异”、治国理政之“新招” 、语言表达之“新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等百姓实在就不明白了,高房价到底对谁是一件好事?大学的大门应该为谁敞开,是为“孩子”,还是为“金子”、“银子”?是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还是某些人手中的钱太多?人们不禁要问,老百姓选举的“代言人”到底在为谁说话、为谁代言?笔者简陋,不敢妄自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代言人”没有代表老百姓的“心声”、表达老百姓的“心情”、体现老百姓的“心愿”。当跻身全国政协委员的开发商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厚颜无耻地高喊“高房价是好事”的时候,当冠冕堂皇地以“回不去自己的家乡是一个悲剧”为由制造“贱民”的时候,当“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等等奇谈怪论成为“房价上涨根本”的时候,这些人的“心思”早就不在群众身上了。他们不是和群众“心连心”,而是和群众之间有“心距”,或者“隔心”,甚至压根儿对民众、对民情、对民生就漠不关心!
谁不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不会把你放在心上。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只有融入群众,和群众心心相印,情系民生、倾听民声、维护民利,才可能代表民意,减少这类雷人“新语”,发出让群众欢心、舒心和称心的民众“心语”。(作者系陕西省纪委宣教室副主任)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