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务公开推动党内民主
以党务公开推动党内民主
南方日报评论员
南方日报评论员
2月21日至23日,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培训班在北京举办。这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对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进行的第一次集中培训。中央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13个党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团队责任人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党委新闻发言人的目的,就是让外界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取更多的党务信息,使得党务公开制度化、常态化。近年来,党务公开的探索在许多地方渐次展开,既有新闻发言人,也有网站,还有各种新闻发布会。可以说,党务公开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与配合。201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再次为基层组织的党务公开指明了“发力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党务公开就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公开的方式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党员更积极地投入到党的各项事业发展中去。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如火如荼,党务公开更须给力。党务公开了,党员知晓更多了,他们才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各项工作的部署,并及时反馈意见,表达批评和建议,使党内决策更加科学,使党内生活更加生机勃勃。但同时,要想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就应当走在前面,切实推动人民民主事业的发展。那么,党务公开究竟要公开什么?一是要看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二是要看党内领导干部的廉洁具体情况,三是要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四是要看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只有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可操作性的标准和方案,才能够对各地或部门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出一个较为科学的判断。
党务公开毕竟还是一个新鲜内容,这就需要各地或部门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比如党员首议制度,这就能够让党员更多地参与到决策中来,避免出现“一言堂”或者“一把手说了算”。在新时期社会形势持续复杂的情况下,更应发挥党员的作用,使每一个党员都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为党的事业出谋划策,使他们成为社会各项工作的“定海神针”。党务工作涉及到社会各领域,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也很复杂,如何满足7000多万党员的知情权诉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还是应该多做改革试点,以小见大,通过试点来取得党务公开的各种经验。党务工作干得好不好,可以直接决定各级党委的工作是否到位,是否科学,是否民主,是否切合实际情况。让党务在阳光下运行,让党员更多地参与党务工作,还可以培养更多的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提供人才支持。
党内民主的推动需要抓手,党务公开不失为一个有效抓手。从党务公开入手,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应当说,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党内民主质量提高了,党内更加风清气正了,党的执政能力也就更加夯实了,我们也就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维护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