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四种至上”境界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四种至上”境界
在我看来,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摒弃浮躁,沉下性来,在内心深处树立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一、树立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增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每名党员都必须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要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把事业发展起来,把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搞上去。
二、树立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
董必武同志说过,我是一块补丁,党把我补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起一点作用。高度的革命事业心,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突出表现,体现着政治信念的坚定,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自己的岗位重要、责任重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工作的本质就是责任,做什么样的工作就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尽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要时刻怀着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能没有责任心,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要常思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常思惠民之举。
三、树立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
领导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职务大小,岗位如何,在工作方面,时刻都要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在前,涉及切身利益时讲奉献。要牢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能把当官误以为是可以作威作福,谋取任何私利。要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要权为民所用,要艰苦奋斗,严以律己,不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要严格教育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须记住,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否则,心存侥幸,目无法纪,利欲熏心,一朝东窗事发,身败名裂,倾家荡产,追悔莫及。
四、树立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
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堂堂正正的人持守质朴醇厚之道,不行虚华无用之礼,胸怀大度、心地仁厚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修养。要宽容对待他人,善于尊重和欣赏他人多姿多彩的个性,谅解和包容他人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善于化解误解和矛盾。要保持一种平和、成熟的心态,坚持他人至上,在事业上同心同德,在工作中互帮互助,不要为一己私利,去心存芥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骄傲,不要忘乎所以。要铭记他人好处,多看他人长处,多想他人难处,做到不猜忌、不嫉妒、不拆台,须知“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要制怠戒惰,淡泊从容,学习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网友:朱天泉)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