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的“弦”坚决不能松
厉行节约的“弦”坚决不能松
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会议5月3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建设一个廉洁、节俭的政府是我们的目标。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特别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这项工作要注重制度改革和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2011年6月1日人民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厉行节约,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工作,多次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要部署,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厉行节约的“弦”一刻也不能松动。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再次强调了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表明了中央领导机关带头厉行节约的信心和决心。
从上带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厉行节约,同样必须从上带头,从机关带头,从领导带头,一层带一层,一级带一级。带头做好厉行节约工作是中央国家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对全社会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对地方党政机关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凡是要求地方党政机关做到的,中央国家机关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普通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地方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秉承这种示范作用、表率作用,带好头、树好样、立好标,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使厉行节约蔚成风气,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目标。
从小警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厉行节约工作,也必须从小处抓起,从小处预防,从小处警醒,不放铺张浪费之风成形并蔓延。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要努力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分钱开始,倡导并自觉厉行节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进的不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可以适当铺张一点、浪费一些。越是经济发展了,越要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工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厉行节约,从小处做起,杜绝任何浪费现象。
从我做起。众人齐心,其力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厉行节约,每个一个人都是责任者、宣传者、落实者。每一个党政机关,每一位公务人员,都要切实增强厉行节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极端重要性。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既不能做旁观者,更不能做顶风违纪者,从而以良好的形象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些人便滋长了享乐主义情绪,有的迷恋于灯红酒绿,有的沉溺于纸醉金迷,奢靡之风蔓延。新形势下,“三公”经费、机关节能降耗、公务用车、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超标、浪费等问题,已经成了老百姓议论最多、意见最大的官场诟病,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整治,而且必须长期坚持,绷紧厉行节约之“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 网友:倪洋军)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