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打掉官架子

打掉官架子

 
    官架子,就是做官的威势和派头,是彰显身份的工具。共产党人历来反对官架子。毛泽东曾说过,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也曾告诫党员干部要做老实人,要夹起尾巴做人,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胡锦涛总书记盘膝坐农家灶头与农户一起拉家常,温家宝总理打着雨伞、穿着雨靴冒雨行走在泥泞中……这些微小的“细节”,彰显出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
然而,时下有些干部很会端起“官架子”,“谱”摆得令人羡慕,注重讲究“级别”、“规格”和“上下”,一旦有机会,就会把自己的“官身”表现得淋漓尽致——公文包要人提,车门要人开,雨伞要人撑,走入群众要人陪同……。这些干部,自以为很威风,很有面子。用这些所谓的架子,来装饰自己,抬高自己,展现自己,好像显得很威风,很受人敬重,其实这是打肿脸充胖子,表面风光,实质被人轻视。
    摆官架子,一方面是心虚无能的表现,这些人是墙上的芦苇,山间的竹笋,群众基础根底浅,肚里学问没几两,怕难以服众,只好以“拉架子作虎皮,装饰自己去唬人”,他们也只能以架子来为自己支撑局面,否则他们觉得官不好当,日子不好过。另一方面,也是宗旨意识淡薄的表现。这些人当了官以后,便认为自己已经是人民的“主人”了,在“仆人”面前,不拿出点架子来行吗?他们忘了自己代表的是谁的利益,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可能不知道,越想当“主人”的人,才越是真正的奴才。
   我们不能小看这些官架子,以为那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什么大碍。殊不知,那些官架子是官僚主义一套,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拉开了干群的距离,堵塞了党和政府“纳谏”的言路,消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打掉官架子,就是拆除横在干群之间的一堵墙,卸掉当官者的虚假庸俗包装,还当官者的一个本色——公仆的本色;还当官者的一个形象——亲民的形象。为官者,只有打掉了官架子,才能广纳真言,了解真情,赢得真心。
    打掉官架子,其实也不难。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对群众保持敬畏之心,相信群众,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承认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思想上敬重群众,在感情上亲密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其次要保持自律,低调做人。要真正承认权民所赋,共产党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对权力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陶醉于权力,更不能用权力耍威风,摆架子。否则即使架子摆得再大,最终也会成为众人唾弃的孤家寡人。(滨海县纪委 陶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