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大干快上”需制度给力
叫停“大干快上”需制度给力
近日,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批评少数部门在工程建设上的浮躁作风,他表示将坚决取消“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近期频现的各种“早产工程”、“短命工程”,从护栏没有安装完整、螺丝没有拧紧、照明灯没有安装到位就通车的大桥,到剪彩试通车第二天就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最短命公路”,再到耗资20亿3年便遭弃的某地“非遗公园”……这些工程大都是“大干快上”的结果,无不打上权力的烙印和政绩色彩。建设工程是为了造福百姓,涉及到百姓的安全与长远利益。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那种不顾质量、拔苗助长违背客观规律的“大干快上”,最终导致“顾此失彼”、欲速则不达。河北省取消冒进式的标语口号,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值得提倡。
叫停“大干快上”工程,取消冒进标语口号,这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遏制政绩冲动,剥离权力干预,必须要有刚性的制度跟进。
严格规范权力。不切实际的冒进标语口号发端于权力越位,实际上是权力虚荣和权力浮躁的表现。要禁止不切实际的“大干快上”,首先要遏制权力越位、乱作为。有的为了“献礼”给脸上贴金,以权力干扰施工方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在重大节庆、重要节点前完成工期。于是,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只有“大干快上”抢速度,这样违背科学规律赶出来的“早产工程”往往“先天不足”,难免存在安全隐患。
严格监管。现实当中,一些“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短命工程”频频曝光,不难看出监管不到位是原因之一。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过得硬,务必要从曝光的劣质工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制度监管,健全工程质量监管责任机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等环节,都应实行无缝监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每项工程质量都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严格问责。对那些具有强烈政绩冲动,干扰施工方“大干快上”、要速度不要质量的官员,要依法严格问责,以此警示领导干部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这样发展的步子才能走得更加稳健扎实。同时对监管不力、造成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从严进行责任追究。唯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把质量、效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不会频现劣质工程。(陶延飞)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