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领导干部需严把“七道关口”
“公推直选”领导干部需严把“七道关口”
“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今年是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关键之年,大部分领导干部将面临进退留转。“公推直选”是新一轮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才能确保换届工作公道正派、换届环境风清气正呢?笔者认为,严把“七道关口”至关重要。
发扬民主,严把“公开报名关口”。采取组织推荐报名、党员群众举荐报名、个人自荐报名等公开报名方式,确保“公推直选”的公开、透明、阳光。同时,发扬民主,通过电视、报纸、张贴广告、召开大会和下发通知等形式向干部职工公开“公推直选”的职位、对象、条件和办法,最大程度地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与竞争,提高干部群众参与“公推直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坚持标准,严把“资格审查关口”。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条件逐个逐项地审查报名干部的相关材料,坚持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取消其参选资格,并向其做详细的说明,对审查通过的参选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告,接受群众的监督,以确保“公推直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尊重民意,严把“实地调研关口”。组织通过资格审查的参选人员对竞职职位所在单位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尊重民意,并撰写调研报告,让参选人员了解竞选职位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了解参选人员,确保参选人员在不违背选举法规和有关纪律的情况下,与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多层面的交流沟通。
完善程序,严把“民主推荐关口”。召开党员、群众推荐大会,由竞职人选按抽签确定的顺序进行现场演讲和回答干部群众的提问;演讲结束后,完善程序,由参会人员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推荐考察人选,并当场计票,当场宣布计票结果;以获得推荐票数为序取排名前列人员为该职位考察人选,并进行公示。
实事求是,严把“组织考察关口”。派出的干部考察组对民主推荐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的德、能、勤、绩、廉、学等进行全面考察,重点考察推荐人选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实事求是,在比较竞争中选出最佳人选,努力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
广开言路,严把“常委推优关口”。召开党委常委会,与会人员根据考察人选的现实综合表现情况,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广开言路,对通过组织考察关的候选人进行民主推优,最后确定每个职位2名正式候选人。对2名正式候选人进行公示,再次接受群众的监督。
完善制度,严把“有力监督关口”。强有力的监督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必须要把干部选任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完善来信来访举报监督制度,鼓励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始终做到让选人用人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干部监督员制度,进一步配套完善干部监督奖励等制度,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员的作用,强化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监督保护机制,建立对群众监督的保密、保护和激励机制,严厉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证人的行为,让群众敢于监督。
“风清气正保换届,公推直选显民意”。在“公推直选”的过程中,党管选拔方向,管干部任用条件,管选举程序,管资格审查,定向把关,把优秀党员选拔出来,很好地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由群众来民主测评党组织和党员,预选出有群众基础的候选人,参与公开质询正式候选人等,也很好地体现了群众公认原则。因此,在开展新一轮换届的工作中,各级党委和党组织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也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同时,必须严把“七道关口”,从而确保换届工作公道正派、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