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少点官僚习气 多点民生情怀

少点官僚习气 多点民生情怀  


    笔者工作在基层,经常听到一些群众抱怨说,现在反映诉求太难了,经常会遇到诸如“明天再来办”、“不属我们管”之类的推脱。这听起来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抱怨,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习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民生观念还待强化。
    来自群众的诉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反馈,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又是促进和谐的要求。对群众的诉求,既要倾听,又要有回声,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领导干部的分内职责。
    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有权力不会造福于民,是庸官;有权力私用滥用,是贪官;有权力祸害人民,是坏官。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诉求听得认真、耐心,回应得及时、具体,哪里的领导干部就有威信,党群、干群关系就融洽,和谐社会建设就扎实有效。相反,以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响应,群众的怨声就会越来越高。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正确对待来自群众的诉求,既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的问题,也是官僚习气积习难改的问题。群众有诉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官僚主义的态度去压制、推托,造成群众有话不敢讲,有理无处申,堵塞了言路。群众的诉求不是坏事,而是好事,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少点官僚习气,多点民生情怀。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杜绝官僚习气、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对群众诉求少点搪塞、多点尽心,少点推诿、多点尽责,不仅要广开言路倾听,而且要立即办、主动办、现在办、就地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李明亮)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