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让用人导向更鲜明?
靠什么让用人导向更鲜明?
特约评论员 巴山泥
特约评论员 巴山泥
在各级换届密锣紧鼓进行时,7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仲祖文《让用人导向更鲜明》,强调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着力阐述“四个更加突出”的用人导向:更加突出以德为先的导向、更加突出科学发展的导向、更加突出群众公认的导向、更加突出重视基层的导向,从而换出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的好班子,换出为民造福、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用人标准是刚性标尺。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勿庸讳言,“四个更加突出”,是我党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总结,适应新时期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民生发展复杂情况和各类挑战,考量群众意愿,增强执政能力,而提出的鲜明用人标准,是对我党新时期用人导向的最简洁概括、最直接阐述。
要让用人导向更鲜明,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党的用人标准是刚性标尺,而不是写在纸上、放在网上、说在嘴上、贴在墙上的“软指标”,就必须着力在“四个更加突出”上下足功夫,抓出成效。到底要靠什么来确保选用干部的“四个更加突出”。笔者管窥,以下四点尤为重要。
靠各级领导的坚定决心。小平同志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四个更加突出”能否落实到位,关键的关键还是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党政、部门“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狠下决心,齐心协力,狠抓落实。要出自公心,摒弃“小我”,甘于自我分权,勇于自我限权,真正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确保长期执政的高度,从选准干部、建好班子、推动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局着想,而不是为地方、部门,甚至小团体、“小圈子”的利益考量,从而不折不扣地贯彻,不加选择地落实,不关照自己人、“身边人”,不递条子、“打招呼”,切实加强领导,既不放任又放心让组织部门去按照“四个更加突出”的要求,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全面准确识别干部,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科学合理使用干部,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干部,选出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
靠组工干部的辛苦指数。诚如一位领导干部所讲,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做到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组织部门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看是风光无限,实则辛苦异常。要让用人导向更鲜明,贯彻落实好“四个更加突出”,组工干部的任务就会更多,工作就得更细密、更扎实,必然更辛苦、更难受。为了选贤任能,一要发扬人梯精神,要甘于“做嫁衣”、“当绿叶”、“搭梯子”,公道正派不徇私,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二要练就好硬功夫,要练就“火眼金睛”,学会”眼观六路、儿听八方”,成为“千里眼“顺风耳”,不为“妖雾”所迷,不为人言所惑,不让一个德才兼备者“走失”,不让一个浑水摸鱼者得逞。从而以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本领确保选准人、用好人,让辛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让老实钻研者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同时,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切实以自己的辛苦系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系数,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靠组工干部的辛苦指数。诚如一位领导干部所讲,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做到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组织部门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看是风光无限,实则辛苦异常。要让用人导向更鲜明,贯彻落实好“四个更加突出”,组工干部的任务就会更多,工作就得更细密、更扎实,必然更辛苦、更难受。为了选贤任能,一要发扬人梯精神,要甘于“做嫁衣”、“当绿叶”、“搭梯子”,公道正派不徇私,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二要练就好硬功夫,要练就“火眼金睛”,学会”眼观六路、儿听八方”,成为“千里眼“顺风耳”,不为“妖雾”所迷,不为人言所惑,不让一个德才兼备者“走失”,不让一个浑水摸鱼者得逞。从而以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本领确保选准人、用好人,让辛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让老实钻研者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同时,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切实以自己的辛苦系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系数,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最有发言权。幸福生活要共创共享,选人用人满意度,要在群众的广泛参与、感受中不断提高。从未参与、一问三不知,又何谈满意?所以,要选出干部群众满意的好班子,必须广泛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落实好群众“四权”,即认真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定权。通过民主公开,让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真心实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中,在阳光暴晒、众目睽睽下,掌握真实情况,选准干部,建好班子,并依据群众反映举报,严厉打击违规用人行为,努力遏制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有效防止主观臆断和“带病提拔”现象。
靠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小平同志也曾讲过:“还是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住些”。要严格按规则办事,按制度选人,按“四个更加突出”的要求选人,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拓宽选人渠道,深入推进竞争性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将道德品质有保障、科学发展有水平、群众感情深口碑好、基层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的干部挑选出来、重用起来,而不是凭领导干部的主观意志、“一把手”的好恶去选任干部。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主要领导用人权,扩大公开民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并将之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努力使“四个更加突出”的用人导向更鲜明。唯有如此,干部选任公信度才能稳步提高,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长久的组织保障。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