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让收费员“上班即贪”
到底是谁让收费员“上班即贪”
桂林机场收费站一收费员刘清上班即贪,40天后落网。(据正义网)
看到这则报道,说实在的,让人心里很难受,一上班就开始贪污,着实令觉得可笑又可恨。然而,在难受的同时,也让我们不能不冷静下来想一想,到底是谁让刘清“上班即贪”的呢?
主要是制度不健全,存在许多漏洞,才使收费员刘清有乘隙而入的条件。如何预防腐败,最可靠的办法是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制度网络,让人有想法但没办法。而刚刚一上班的刘清就发现:“很多过往司机尤其是进城司机,为了赶时间,交了钱后不要票据”,于是“心理竟然盘算着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存在着这样的制度漏洞,又没有人进行监管,只要稍微缺乏一点自律意识,马上就会放纵贪婪的意识,伸出贪婪的手。因此,我们固然为刘清的犯罪感到惋惜,但更为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制度感到遗憾。因为这次犯罪后的损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它还会陷一个正常人于不义,断送了一个人前途,甚至破坏了这个人的一生幸福,其弊极大。试想,如果该收费站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刘清会落到如此的下场吗?也许我们会说,谁叫他贪呢。这话本身不错,刘清是没有廉洁意识,缺乏廉政教育,但在没有防范措施的环境下,面对利益的诱惑,谁又能抵挡得了呢。
通过刘清这个事情来看,廉政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领导干部,如何开展全民廉政教育也是一件重大的课题。只有在全社会、全民中间营造一个浓厚的廉政氛围,才可能使廉政变成一个人人自觉遵守的行为。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强化其廉政教育,当然是应该的;那些存在廉政风险岗位上的人员,我们同样不能放松其廉政教育。尽管他们不是领导,可是,他们手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力。一旦放松其廉政教育或廉政监管,可能就会发生腐败的故事;延伸来看,除了这些对象,我们还应该在全社会加大廉政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廉政宣传,形成人人讲廉政、个个想廉政,使不廉洁的行为在全社会无立足之处。如此,无论岗位大小、地位高低,都以腐败为耻,廉洁自律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使那些想腐败的人也没有市场。
上班伊始的刘清,一上班立即就开始进贪污,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他也知道工作的不易。因为他做过厨师、当过临时工,做过小贩、炒过股,最终通过应聘,成为一名收费员,“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刘清和家人都非常高兴”,为何还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说穿了还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害了他,使他有机可乘。没有接受过廉洁教育坑了他,正因为没有一个廉洁的教育,甚至他可能一直认为在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单位工作,人们所以如此滋润,就是有“外水”,因而用这种手段捞外快的机会终于轮到自己了!真是天真的可爱!
一个小小的收费员尽管因贪污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但为了不让更多的“刘清”身陷囹圄,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周密的防范制度,广泛开展廉洁自律教育,是廉洁自律的要求,也是对人们的爱护。(管荣保)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