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问责压力不足,“三公”爽约不足为奇

问责压力不足,“三公”爽约不足为奇 
 李话语 

 
  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始料未及的是,大部分中央部门爽约。于此,一方面可以看出,三公经费公开之路、预算透明的艰难;也从侧面印证了,三公经费确实如公众所感觉到的那样,可能涉及金额实在较大,很多部委“无脸”公开。
  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信息之一,三公经费理当公开。然而,为何一直裹足不前?
  原因之一,连中央部委对于信息公开,都以面临压力和准备不足为借口,不太愿意面对,更遑论公开三公经费。上行下效,地方政府又如何愿意主动公开呢?
  原因之二,与部门保护主义不无关系。三公消费,与政府官员的利益相关性极高,面临多少阻力可想而知。
  原因之三,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今年6月公开三公经费,看似措辞严厉、合民意,但是对于爽约的惩罚却几乎没有提及。有关部门对此“拖一天算一天”,也就不足为奇。
  就目前的情形看,无论是中央部委的预算公开,还是三公经费的公开,都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因此,进一步施压是当务之急。
  笔者建议,国务院应强力要求中央部委率先公开三公经费,严厉惩戒爽约部委。如此,方能打破三公经费“秘而不宣”的僵局。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