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畅通无阻看履行职责
从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畅通无阻看履行职责
据新京报:“1000只金钻手表免费送”、“9元钱买电脑”……昨天,中商联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对外通报20则涉嫌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其中有8则是“免费送”、“超低价”广告,属于混淆视听的虚假宣传,涉嫌商业欺诈。
对于这些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可以说群众对之深恶痛绝,从国务院到地方纠风办也进行了多次清理,然而似乎效果不在。一些明显的夸张不实广告和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依旧畅通无阻,甚至在一些省市正规电视频道中,还屡屡出现一些这类广告,一些假扮成什么主任、专家、病家的人在为某些广告产品作说客,情绪昂扬,绘声绘色。这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误导人们的购物方式,甚至这些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在利用国家媒体资源做着非法勾当。在一定程序上为某些伪劣产品作着吹鼓手,并使之披上一件合法外衣,在群众中形成了非常恶劣影响,谁都知道那是假的,但为啥就能上电视呢?
巨大利益的诱惑使一些人丧失了立场。电视广告是个一本万利的行当,一此电视台将广告承包给某些商人,某些产品在交纳一定数额的广告费用后,就可以在电视中任意对某产品进行包装并广而告之。他们无须工商证明、无须质监证书、无须准入证,只要交了钱就可以投放广告。商家推销其来路不明的产品,电视台收获巨大的广告费用,二者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由于近年来取消了行政收费,一些相关职能部门鉴于即使严格审查,也与行政机关无益,他们也就不对他们资质进行审查。如果在没有取消行政收费前,你想,谁不想来插上一杠子,取消行政收费以后,就再也不肯多这档子事了。于是电视台在这巨大利益面前敞开胸怀,对于广告是来者不拒,不问出处。群众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不仅是物质的损害,同时,在任意插播广告时,还使人们的精神受到折磨,甚至于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喉舌电视频道及相应媒体的质疑。
一些行政机关职能部门的庸政懒政所致。我们一些行政机关干部不是勤政廉政上下功夫,而是哪里有利益,就确定哪里就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一旦哪里有利益所在,立马全力以赴,下指标、定人头、重考核。如果没有利益,平时工作就只是应付而已。正如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难道工商在电视上看不到?质监看不到,这种大众媒体天天可见,可一旦涉及到工作层面,他们就视若无睹——因为审核不要交费了!这是一种对工作、对群众极不负责的表现!难道纳税人交钱就是让这些人在面对群众利益受损时无动于衷吗?显然不是。可以这样说,这种无视法律的违法违规广告的行为,就会像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那样,在他们的身上就可能出现:“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因此,我们要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党负责,对自己职责和良心负责,强化责任追究,我想“涉嫌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广告”一定会在人们视线中绝迹。(管荣保)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