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交友不慎”只是贪腐者卸责的托辞

“交友不慎”只是贪腐者卸责的托辞 
 谢浮名 

 
  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彭勃,利用兼任河南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的职务便利,通过情妇之手,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收受他人贿赂1000余万元。今年8月,彭勃涉嫌受贿案经郑州市检察院审查后,被郑州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10月18日《检察日报》)
  巨贪之所以成为巨贪,多是因为钻了制度漏洞的空子,无视恢恢法网、心存侥幸。而巨贪们落马后的忏悔,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注入了无数的表演因子,并没有真正向有关部门举证制度的漏洞,以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寻找堵漏的办法。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卸罪责。
  彭勃也不例外。他的忏悔是“交友不慎”。交友不慎,确实可以成为堕落的一个原因。整天处于“便辟,善柔,便佞”者的包围之中,难免受其影响。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然而,古人还有一种告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贪腐者和贪腐者为伍,是建立在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基础之上的,常常表现为一种不自觉。因此,交友的慎与不慎,看的不是所交的友如何,而是自己的品行是否端直。而且,人一生受外界影响最大的时期,大都在不定性的少年阶段。这个阶段,人确乎如流水,随物赋形。已处于盛年阶段的彭勃,岂是未定性的少年?以“交友不慎”作为贪得无厌的借口,无疑是在推诿责任,推卸罪过。
  面对记者采访,彭勃其实说了一句老实话:“招投标活动注入了过多的权力因素,使得看似公平的程序失去了公平。”任何活动,一旦给不受监督的权力以介入的机会,手握权力的别有用心者势必上下其手,浑水摸鱼。说到底,巨贪们能够贪腐,关键在于制度的设计出现了漏洞。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制度能够使坏人成为好人,坏的制度则使好人可能变成坏人。不去寻找制度的错失以完善制度,而去寻找所谓的主客观原因,这无疑缘木求鱼。
  西方有一句名言:“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权力的驯服,实现了把它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它,把它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学会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晒在太阳下,不给它任何发泄淫威的机会,那么,巨贪也就成不了巨贪,弊绝风清的世界才可能到来。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