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治“红包”开好新年反腐“第一刀”

 

治“红包”开好新年反腐“第一刀” 


 
  法官收红包、私设小金库一律先免职,待调查落实后再行处理。这是昨日(29日)在(河南)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透露的消息。这也是全省法院连续5年来、在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就召开的“收心会”惯例。(1月30日中新社)

  截至目前,河南全省法院上网裁判文书达28万余份,网络直播案件1.5万余件,均位居全国之首。龙年上班第一天,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即告诫全省法官。“春节期间谁收了红包,赶紧退了。”并提出“发现谁收了红包,或者私设小金库,一律先免职再调查”。调查核实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还当众节选宣读了包括开封市原市长周以忠、西平县原县委书记王廷军、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张海钦等5个落马贪官的悔过书,以告诫全省法官。

  整治收受红包礼金腐败行为,实行收红包,一律先免职再调查的制度,是实现违法违纪“零容忍”,实现贪污腐败“零容忍”的开始。其实这一制度不仅仅是适用于法官,而是适用于作为人民公仆的所有公务人员。在官场上,贪污腐败是永久的话题,反贪反腐也是永久的话题。任何朝代、任何时代都会有贪官的出现。而收受“红包”、收受“礼金”也是贪污贿赂的常见方式。特别是在过年过节,很多官员认为过节收取红包是理所当然,思想上也容易出现松懈。因此,反腐警钟须长鸣不止,反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

  正如西平县原县委书记王廷军的悔过书所说:“当一副冰冷的手铐铐住我双手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认识到给我送钱的人所谓的‘啥时候也不会说出去’的承诺是靠不住的。”大贪大腐往往是从小恩小惠开始的。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收不住自己的贪欲,就是腐败的开始。一些人职务不高,岗位不起眼,每次索贿受贿金额可能只有千儿八百块,达不到定罪标准。但由于持续时间长,危害范围更广泛。日积月累,小贿便会变成大贪,那时再后悔就为时已晚了。

  整治和警示“红包”贪官,开好新年反腐“第一刀”,对反腐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对和整治官场“潜规则”,少一些小贪小贿,少一些“贪蚁”,也就会少一些“贪窝案”。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