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如何给自己定位
为官者如何给自己定位
黄景祥
黄景祥
为官者与老百姓是什么关系、为官者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今天,也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纵观古今官场,若给为官者定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曰“老板”,二曰“父母官”,三曰“公仆”。
老板者,一朝大权在握,说话办事,俨然以老板自居。至于他的同僚,他的下属,便是他的附属,他管辖的范围便是他的权力领域。出门有坐骑,身边带“小蜜”,大酒店进,夜总会出,享受的是个人住宅的现代化,讲究的是办公室的老板气派。殊不知,为官者的职务是人民给的,为的是有这样的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他们更应该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某个单位的所谓“老板”。
“父母官”之称谓如今颇为流行,呼者虔诚,受者坦然。“父母官”一词也屡上报刊,连引号也不用,似有名正言顺之势。其实,早在汉朝“父母官”一词面世之初,并非指所有的地方官,而是对那些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地方官的敬称。现在,时代不同了,人民的地位不同了,“官员”的性质也不同了。如果我们还称“官”为父母,或者我们的领导干部还对此心安理得“当仁不让”,那就把今天的人民“公仆”推到封建官僚的地位上去了。况且,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人民当家做主,宪法更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不需要那种居高临下的“父母官”,而作为人民意志执行者的各级领导干部,最该做的,是把人民奉为自己的“衣食父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至于“公仆”,本无可厚非。“公仆”之说,即仆人与主人之别;官为仆人,民为主人。但是,仆人为主人办事,多少还有点不得不、不得已的意思。况且,同为“公仆”,却有“良、假、劣”之分,难怪先哲告诫人们要“防被欺”。鉴定金首饰的含金量要容易得多,有科学仪器助一臂之力。对“公仆”的鉴定,现在尚无仪器帮忙,不过这也好办,群众是最有权威的裁判,“官有斤两民有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么!所以,笔者在这里要劝“公仆”们,都做“良仆”,不做“假仆”,更不要做“劣仆”。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告戒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总书记的这个重要论述,很值得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常常深思之,处处力行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这一重要论述中汲取发展的力量,更加自觉、倍加努力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