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干部要让群众找得到

干部要让群众找得到
朱海滔


       领导干部的“通讯录”不再是“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日前,长沙市六区和百余市直单位的千余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在本报刊登。这意味着,今后老百姓在办事中遇到困难或有问题需要咨询、反映时,可直接拨打相关领导干部的电话。(12月30日《长沙晚报》)
        这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深为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此举的勇气和胆识叫好。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但现在群众找不到干部、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普遍存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反映问题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而通过电话这一平台,使群众能够很方便地找到领导,将自己的实际困难或想法告知“公仆”,不但事情多了份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机会,也使领导更容易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了解到真实的民情,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而且,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就是要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而要做到维护群众权益,解决群众困难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要能让群众找得到。长沙市委、市政府公布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新建了一条政府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渠道,使老百姓和政府的沟通有了一个更方便、更快捷、更宽广的对话平台,这是政府自我加压和行政管理方式的自我革命,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一个阳光的政府,首先是一个民本的政府。面向群众,为民服务,为民解忧,应是政府的最高追求。向社会公布干部电话号码,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会给工作带来一定压力,但领导干部压力大了,才会更好地履行职责,拉近自身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当然,公布电话号码,让老百姓有事能找到“公仆”,并不就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能自动得到解决,这只是政府工作作风转变的一个开端。找到人后怎么办,还需要政府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公仆”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