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须先正心——读《管理你的内心》
为官须先正心——读《管理你的内心》
王 芸
王 芸
人的修养,是一种内心的功夫。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局面,许多人不重视自我修养,有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心态浮躁,一小部分滑到了错误的边缘,有的甚至跌进了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各式各样的表象之下,根源却只有一个,即没有守住心中的底线,放松了以个人修养为基础的自我监督。
近日,著名畅销书作者庄恩岳先生的格言语录体著作《管理你的内心》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庄恩岳曾任国家审计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审计署经贸司副司长等职,他的著作在关心普通人心灵幸福的同时,也更加关注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和官德建设。
在《管理你的内心》的前言中,他指出“人生的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旺衰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因此,“一个人只会做官,不去管理自己的内心,不重视道德修养,只把人民给的权力当作自己的本领,那么这个人迟早是要出事的。”
我们的党员干部每天都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怎样做到为民、务实,怎样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怎样才能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手脚。在《管理你的内心》一书中,作者总结提炼了管理内心的十二大法则,很好地回答了上述困扰许多领导干部内心的难题。
这十二大法则中,既有“先做人再做事而后才是做官”、“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自己的本事”等为官之道,也有“交往要谨慎、朋友要选择”的交友之学;既有“好心态决定好命运”、“拥有理想信念并自爱自重”等做人准则,也有“越是感觉良好、越要谨言慎行”、“与人相处要低调”等处世哲学。虽寥寥数言,却言简意赅,平实质朴的表述下面蕴含着力透纸背的深刻,犹如一针“强心剂”,是领导案头的必备提醒,也是干部身边的随身忠告。
为官须先正心,首先要有一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心。作者在书中告诫领导干部,“一个拥有权力的人,要保持谦虚和廉洁的人生态度,多自爱、多自重、多自省,经常给自己敲警钟,要头脑清醒,谦虚做人,谨慎做官。”因此,要先学会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然后才能明白做官。作为领导干部,要重视政治修养,要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才能做到内心坦荡,心底无私。
为官须先正心,其次要有一颗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清心。作者在文中告诫领导干部,不义之财不可取,千万不能因为心头的一念之差而让自己陷于人生的囹圄。如在《河边湿鞋,后悔已迟》一文中,作者以唐朝宿州太守陈璠因贪赃枉法而被处以死刑前留下的一首忏悔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来说明财富不过是人生的浮光,只有内心安宁的人,人生的“综合幸福指数”才能获得高分。
为官须先正心,最后要有一颗明辨是非、待人以诚的真心。作者在书中告诫领导干部,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交际面宽了,朋友也会增加。这个时候,就要站稳立场,谨慎交友。交上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而交上一个坏朋友,就等于在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何时该取,何时给予,每个领导干部心中都要有一个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虽然讲述修齐治平的道理,但却并不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博采古今事例,引证中外箴言,采用短小精悍的篇幅,以轻松有趣的阅读方式,平等坦诚地言传身教。作者以充满激情又富有理性的笔触告诫各个岗位上的领导干部要持进取心做事、用平常心做人、怀清正心立身,通过内心的自我修炼和管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成为一名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合格的领导干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