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德守纪才能幸福安康
知德守纪才能幸福安康
谢正义
谢正义
我们党要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种考验”,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就要着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做到珍惜岗位、珍重声誉、珍爱家庭,以知德守纪的实际行动促进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安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珍惜岗位,踏实做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只是受人民委托行使职权,并非权力所有者。用权不能寻租,不能谋私,不能商品化。“人民公仆”这个简洁而朴素的表述,高度概括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仆人”与“主人”的关系定位,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手中握有权力,求情办事者多,诱惑陷阱也多,腐败风险也大。而一旦踏上腐败的不归路,终有东窗事发之时,到那时政治前途丧失殆尽,人生旅途失去自由,多年来的组织培养、个人奋斗也付之东流,实在得不偿失。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社会,以权谋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坚决恪守权力行使的边界,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为党分忧。要珍惜岗位。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培养主政一方的“一把手”更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我们要始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怀着一种感恩、报恩的心态,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珍重声誉,本分守拙。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每个人最后留在世上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格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守拙清心、淡泊守誉,功利面前多几分清醒,诱惑面前多几分淡定,得失面前多几分从容。要淡泊物欲。党和国家赋予我们一份职责,也相应地给予我们工资和待遇,足以让我们生活体面。钱财乃身外之物,纵有家财万贯,不过日食三餐;纵有广厦万间,不过夜宿一床。贪得无厌,非法聚财敛财,换来的只是铁窗生涯。本本分分拿一份工资比什么都踏实,平平安安地工作比什么都珍贵。“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要知足常乐,知德守纪,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严格自我约束。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要慎微,就是从小的地方把握住自己,一个小管涌,可以把千里大堤冲垮;要慎趣,多培养高雅爱好,怡神、益智、健身;要慎交友,交真友、益友、君子之友。要自觉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容易步入违纪违法的歧途。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以清廉自律的道德操守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以用权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
珍爱家庭,远离腐败。廉洁、纯洁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康。同样为人父母,有的人带给子女的是自豪、自信、自尊与自强;而有的人留给孩子的却是迷茫、困惑、耻辱与自卑。一个有政治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干部,就应该讲亲情不错位,爱亲人不变味,就应该珍爱家庭,远离腐败。要着力打造“书香家庭”。好学上进、知书识礼、崇尚文明的家庭氛围,对于抵制腐败有着重要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家庭,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有共同学习的愿望,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学习成为家庭成员的内在需要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要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不少腐败的疮口,都是从家庭开始并慢慢扩大的。有些行贿者善于迂回包抄,拉拢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最终将领导干部拉下水。因此,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家庭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范意识,不让任何贿赂进家门,切实呵护廉洁家风。要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林则徐有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留给子女再多的钱财家产,不如教给子女生活的智慧与做人的道理,这是让子女受用一生的幸福和最为珍贵的财富。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
珍惜岗位,踏实做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只是受人民委托行使职权,并非权力所有者。用权不能寻租,不能谋私,不能商品化。“人民公仆”这个简洁而朴素的表述,高度概括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仆人”与“主人”的关系定位,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手中握有权力,求情办事者多,诱惑陷阱也多,腐败风险也大。而一旦踏上腐败的不归路,终有东窗事发之时,到那时政治前途丧失殆尽,人生旅途失去自由,多年来的组织培养、个人奋斗也付之东流,实在得不偿失。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社会,以权谋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坚决恪守权力行使的边界,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为党分忧。要珍惜岗位。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培养主政一方的“一把手”更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我们要始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怀着一种感恩、报恩的心态,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珍重声誉,本分守拙。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每个人最后留在世上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格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守拙清心、淡泊守誉,功利面前多几分清醒,诱惑面前多几分淡定,得失面前多几分从容。要淡泊物欲。党和国家赋予我们一份职责,也相应地给予我们工资和待遇,足以让我们生活体面。钱财乃身外之物,纵有家财万贯,不过日食三餐;纵有广厦万间,不过夜宿一床。贪得无厌,非法聚财敛财,换来的只是铁窗生涯。本本分分拿一份工资比什么都踏实,平平安安地工作比什么都珍贵。“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要知足常乐,知德守纪,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严格自我约束。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要慎微,就是从小的地方把握住自己,一个小管涌,可以把千里大堤冲垮;要慎趣,多培养高雅爱好,怡神、益智、健身;要慎交友,交真友、益友、君子之友。要自觉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容易步入违纪违法的歧途。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以清廉自律的道德操守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以用权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
珍爱家庭,远离腐败。廉洁、纯洁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康。同样为人父母,有的人带给子女的是自豪、自信、自尊与自强;而有的人留给孩子的却是迷茫、困惑、耻辱与自卑。一个有政治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干部,就应该讲亲情不错位,爱亲人不变味,就应该珍爱家庭,远离腐败。要着力打造“书香家庭”。好学上进、知书识礼、崇尚文明的家庭氛围,对于抵制腐败有着重要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家庭,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有共同学习的愿望,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学习成为家庭成员的内在需要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要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不少腐败的疮口,都是从家庭开始并慢慢扩大的。有些行贿者善于迂回包抄,拉拢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最终将领导干部拉下水。因此,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家庭每一个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范意识,不让任何贿赂进家门,切实呵护廉洁家风。要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林则徐有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留给子女再多的钱财家产,不如教给子女生活的智慧与做人的道理,这是让子女受用一生的幸福和最为珍贵的财富。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