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
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
李少葵
李少葵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事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其中不乏领导干部“身边人”频频以身试法。由于此类案件涉及面广,关系错综复杂,极易形成窝案串案,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依法查处也面临重重阻力。
有人说,领导身边的人好比是权力的影子,领导权力能影响到的地方就会有影子的存在。身边人“乱政”的事例,特别是一个个“二号首长”、“三号首长”的腐败案,前车之鉴,教训深刻。这些领导“身边人”的共同特征是:扯幌子,打旗号,瞒天过海,欺上骗下,为满足私欲,不惜寻租领导手中的权力。
管好“身边人”,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要管好“鞍前马后”的人,首先领导干部要“自身正”、“自身硬”。少数领导的“身边人”违法乱纪事件,问题虽然出在“身边人”身上,但根子却在领导干部身上。“身边人”的喜好选择,常常折射的是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取向;“身边人”的作风,常常是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延伸。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处理亲情问题的办法归结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显然,要选好、用好、管好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言传身教、严格管理十分重要。对身边那些想方设法“挟天子令诸侯”、“拉大旗作虎皮”的贪渎之徒,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其次,必须依靠制度管人。实践证明,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必须依靠好的制度,它不仅能给身边人戴上“紧箍”,也能让他们拥有抵御外界因素侵蚀的“护身符”。因此,有学者认为,要有效消除领导干部周围的“权力影子”,有必要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定期轮换,杜绝长期为一个人服务,防止“日久生情”形成人身依附和“小团体”。对领导干部的“家里人”,则需要切实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以及家庭成员和近亲属从业公开制度,发挥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避免公共权力遭遇暗箱操作,防止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对领导干部“身边人”最好的监管。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