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意识

 
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意识 

 
  争创一流,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动体现。面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我国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意识自觉转化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尤其是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足功夫,勇于担当、勇争一流,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要对推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苏区发展振兴、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建设、壮大绿色生态经济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纪律保障机制,提高监督检查实效。
  二是在惩防并举、严肃党纪上下功夫。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要敢于办案、善于办案,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要害部位,有效抑制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的势头。要坚持惩防并举,既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把腐败分子清除出党,又要注重教育为先、预防为先,牢牢把握预防腐败工作的主动权,及早谋划惩防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举措。要突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干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权力,健全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要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小失误积成大过错,小毛病酿成大问题。
  三是在深化教育、加强监督上下功夫。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大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不断增加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继续开展“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要广泛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大张旗鼓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占领舆论宣传阵地。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作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富有时代气息和区域特点的廉政文化品牌,以红色品牌传承党的纯洁性。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是在优化环境、转变作风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抑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以好作风凝聚人心,以好作风推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群众谋福祉。积极开展作风建设模范区创建活动,以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党员干部自觉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把福祉带给群众。要加大作风整顿的力度,着重整治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问题,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问题,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解决固疾顽症,优化发展环境。要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实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五是在纠风正纪、维护民利上下功夫。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以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治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严格问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对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纠正在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中独断专行、损公肥私、与民争利等行为。要督促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严肃处理少数基层干部侵占挪用惠民资金、擅自处理集体资产、侵吞集体收益等问题。要督促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便民办事、为民理财、帮民致富和促进和谐四大功能,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农村、服务群众的“便民超市”。(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纪委)(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 )